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33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6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7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黎明  欧阳钟灿 《科学》2003,55(6):15-20
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为自然科学研究开辟了全新领域,而且对人类的文化、艺术,乃至人类对自身的理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带来了原子能时代和信息时代一样,"基因组"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深刻影响,生命科学新时代、大科学的研究格局和潮流正由此而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92.
200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保罗M·汤普森在对一些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智商和大脑前沿突出部神经细胞的稠密度很有关系。研究显示,那些在智商测试中获得高分的人,其大脑前沿突出部的神经细胞都相对稠密。汤普森说,这种结果只能是基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3.
动物杂种优势分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测定的结果对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动物个体杂种优势的产生是由于杂种后代体内来自双亲的DNA分子之间发生了多位点的混杂,这种混杂导致杂种后代产生出与其亲本不同的性状表现,从而导致了杂种优势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4.
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对其基本原理、组成及其在基因检测、基因疾病诊断药物机理研究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在合成染料木素钐(Ⅲ)配合物的基础上,以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加入DNA后增大,而染料木素则降低;配合物使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要明显强于染料木素;配合物相较于配体与DNA相互作用之后,其紫外光谱的减色效应以及红移现象均强于配体;配合物使DNA粘度的增加的程度也大于配体.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都能与DNA发生插入结合作用,但配合物与DNA结合得更加紧密.抗肿瘤活性体外测试的结果表明,无论染料木素还是配合物对于筛选的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配合物对瘤株的抑制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996.
Marattioid ferns are an ancient lineage of primitive vascular plants that first appeared in the middle Carboniferous. Extant members are almost exclusively restricted to tropical regions, and the spe- cies-rich family Angiopteridaceae are limited in their distribution to the eastern hemisphere; relation- ships within the group are currently vague. Her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iopteris Hoffm. and Archangiopteris Christ et Gies.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chloro- plast rbcL gene and trnL-F intergenic spacer with MEGA2 and MrBayes v3.0b4. On the basis of the phy- logenetic pattern and fossil record, we further estimated the divergence time for the two genera. The phy- logenetic trees revealed that all species of Angiopteris and Archangiopteris in this study formed a monophyletic group with strong statistical support,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enera re- mained unresolved based on individual sequence analys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quence analyses of combined data set revealed that Archangiopteris species diverged first, indicating that Archangiop- teris may not be a direct derivative as traditionally assumed. The clade of Angiopteris and Archan- giopteris appears to have diversified in the late Oligocene (≈26 Ma) based on the molecular estimate. Thu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extant Angiopteris and Archangiopteris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ncient origin and recent diversification, and these groups are not relic and endangered lineages a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97.
4种植物多酚对生物大分子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多酚类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MDA测定、SDSPAGE、琼脂糖电泳,检测了4种多酚对由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氧化降解、DNA断裂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在抑制脂质过氧化中作用最突出,在保护蛋白质氧化降解中香草醛作用最强;芦丁在保护DNA的氧化性损伤中最有效.说明4种化合物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有不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近年来蓝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常用的DNA序列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序列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对蓝藻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9.
对甲氧基苯甲醛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NA与对甲氧基苯甲醛的荧光猝灭效应,以甲氧基苯甲醛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方法.考察了pH、荧光探针浓度、温度、放置时间等条件对荧光探针及DNA测定的影响.该方法测定D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51~1 000 ng/mL,检出限为30 ng/mL,10次测量500 ng/mL DN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可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0.
超高维基因空间超小样本的基因选择问题是基因芯片技术的挑战性课题之一,对于解决维数发难问题和获得诊断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针对DNA微阵列数据的超高维空间和超小样本特性,提出了实现二病类样本有效分类的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leave-one-out的递增基因选择方法,并针对多病类情况的基因选择问题,提出了在区分两两病类所选基因基础上的基于多层感知器(MLP)和leave-one-out/MLP leave-4-out的递减基因选择方法.对于真实MIT数据(7129个基因、两个病类、72个样本)和NCI数据(2308个基因、64个样本、4个病类),用文中方法选择出了11个和6个诊断基因,与传统SNR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所选出的这些诊断基因有很好的诊断性能(即推广能力),既可有效诊断相应疾病,同时极大降低芯片和诊断费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