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6篇
  免费   1128篇
  国内免费   1923篇
系统科学   702篇
丛书文集   1420篇
教育与普及   10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2篇
现状及发展   183篇
综合类   32881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851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773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660篇
  2013年   1648篇
  2012年   1806篇
  2011年   2026篇
  2010年   2044篇
  2009年   2294篇
  2008年   2385篇
  2007年   2439篇
  2006年   2075篇
  2005年   1801篇
  2004年   1715篇
  2003年   1236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799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244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丁国华  刘峥  沈方明 《广西科学》2002,9(1):46-47,52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制备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合成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最以应条件为:间苯二酚5.5g,乙酰乙酸乙酯6.8ml,浓硫酸1.5ml,微波功率240W,微波辐射时间6min,产率84.1%,不采用微波辐射,反应时间大于10h,产率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特征峰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各官能团的吸收峰吻合,测定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熔点为189-192℃。  相似文献   
62.
微胶囊农药新剂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农药的发展趋势及农药新剂型微胶囊剂的特点 .并详细介绍了界面聚合法、锐孔 -凝固浴法和复合凝聚法 3种制备农药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3—甲基—3—丁烯—1—醇溴代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亚磷酸三苯酯的二溴化物替替代三溴化磷作为溴代试剂,成功地进行了3-甲基-3-丁烯-1-醇的溴代,反应容易控制,重复性好,后处理简便,产率有明显的提高。指出了三溴化磷作为溴代试剂进行了3-甲基-3丁烯-1-醇的溴代的不适之处。所得溴代产物结构得到^1HNMR波谱的证实。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三种特殊方法:假设法、倒逆法和试求法。这些方法有助于解决一些配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炸药中间体3,3′-二氯-2,4-二硝基二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经测定,该产品的熔点为140℃~141℃,外观为橙黄色结晶体。  相似文献   
66.
本文利用半群代数理论及偏序集理论、方法,继续讨论了I_3-半群的若干性质及其幂零性问题。给出了I_3-半群为幂零的若干充要条件,特别是给出了幂零的I_3-半群的序结构特征,完全确定了全序幂零的I_3-半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67.
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烷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69.
锡的氢化反应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70.
讨论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本质与含义,研究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指出技术、工程与经济的关联程度远高于科学与经济的关联程度。文章强调科学与基础研究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工程师要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尺度上的技术创新。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应该更加重视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大批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