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1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38篇 |
教育与普及 | 69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5篇 |
现状及发展 | 28篇 |
综合类 | 45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276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81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557篇 |
2009年 | 219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192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1234篇 |
2004年 | 353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221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193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虽然经历了强烈的片麻岩化作用, 但其铝饱和指数(A/CNK)为0.81~0.99, Na2O/ K2O>1, TiO2<1.0%, 轻稀土富集, 分馏程度高, 重稀土富集程度较低, 分馏系数小, Eu弱负异常或无异常, 微量元素Ba, Ti为负异常及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点落在岛弧型花岗岩区等都展示出岛弧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 阴极发光图像反映锆石内部存在清晰的韵律生长纹, 无残留锆石晶核和新生长的环边结构, U, Th含量分别变化于574~870和279~556 μg/g之间, Th/U值在0.52~0.68之间, 显示出岩浆锆石性质.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81.5±5.3 Ma, 代表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 与北祁连岛弧火山岩带的形成时代一致, 证实了该区存在早古生代岛弧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2.
排山楼金矿床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Ar同位素测年法对辽宁排山楼金矿床矿化阶段形成的钾长石和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钾长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矿化阶段形成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16.69±1.15)Ma,等时线年龄为(116.97±1.39)Ma,以及似斑状花岗岩中原生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26.71±2.03)Ma,等时线年龄为(124.00±4.32)Ma的数据.前者代表了该矿床的形成年龄,即该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后者表明金矿化不早于(126.71±2.03)Ma.这一成矿年龄与华北陆块北缘大部分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表明华北陆块北缘绝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体制发生转折的时期. 相似文献
93.
94.
95.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基础一处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1):34-3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2011年继续部署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并于2011年1月30日发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年重要支持方向。 相似文献
96.
以永安石林地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背景,利用不平衡铀系法,对区内不同高程的钙华沉积物岩样进行年龄测定,确定了永安石林形成年代为中更新世以来,距今约50万年.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及沙溪河谷地貌发育演化过程,认为:永安石林的形成始于早更新世;主要是因地壳间歇性抬升运动且大湖盆地开始处于剥蚀环境,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的上覆岩层逐渐被风化剥蚀后形成. 相似文献
97.
江淮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淮梅雨建立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以及NOAA提供的全球射出长波辐射和扩展重建海温等资料研究了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 并探讨了该信号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可能机制. 结果表明, 前期中太平洋ENSO(CP-ENSO)事件是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强信号, 该信号具有较好的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实用性. 当前期冬季2月和春季呈现CP-ENSO暖(冷)位相时, 梅雨建立最有可能偏晚(早). CP-ENSO主要是通过EAP(或JP)遥相关型影响梅雨建立, 其中位于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CP-ENSO暖(冷)位相年, 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晚(早), 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区海温产生正(负)异常,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 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印度西南季风建立偏晚(早), 东亚上空大气环流由春到夏的季节性转换因而偏晚(早). 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和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早(晚)是江淮梅雨建立偏早(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99.
柴达木盆地苏干湖年纹层岩芯摇蚊记录的过去1000年干旱区湿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柴达木盆地苏干湖具有年纹层的沉积岩芯, 以摇蚊亚化石分析恢复了研究区近千年来10年分辨率的湿度演变历史. 研究表明, 苏干湖岩芯中的摇蚊亚化石主要由高咸水属种Psectrocladius barbimanus-type和Orthocladius/Cricotopus与低咸水属种Procladius和Psectrocladius sordidellus-type组成, 依据其相对丰度的变化, 结合摇蚊-盐度转换函数重建的盐度波动, 区域过去1000年湿度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 990~1550 AD为气候整体干旱期、1550~1840 AD为气候整体湿润期、1840~2000 AD为全球变暖下的气候再次干旱期. 高分辨率的记录还发现, 在年代际到百年尺度上, 存在1200~1230 AD干旱背景下的湿润阶段和1590~1700 AD湿润小冰期内部的干旱阶段; 就气候变率而言, 湿润小冰期时段摇蚊种群组合及重建的盐度变化幅度增大, 频率加快, 指示出小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特征. 该记录得到西风环流影响区的其他古湿度资料支持. 苏干湖高分辨率摇蚊记录的湿润小冰期气候与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明中国内陆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湿度变化即使在近1000年来也存在相位差. 相似文献
100.
邹艳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88-92
苦吟在唐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风气。作为一种表达行为却很早出现,并且贯穿了古典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对于如此独特持久的文学现象,学界并未充分重视和深入挖掘。迄今为止,苦吟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三十年。本文对近三十年来苦吟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勾勒,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并展望了研究前景,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寻求一条新脉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