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综合类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出露地表的中、高压相麻粒岩地体代表下陆壳的认识基础上,建成全球麻粒岩相地体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库(共1685套分析数据)。利用IBM4381大型计算机对全部数据进行了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成功地建立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太古代、后太古代和全球大陆下地壳化学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32.
陈福坤 《科学通报》2002,47(11):864-868
报道德国黑森林地区(BF)华力西造山带高级变质基底的基性麻粒岩中锆石和石榴石年龄,并讨论其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采用锆石U-Pb和Pb-Pb蒸发法分析,得到340 Ma左右至414 Ma的207Pb/206Pb年龄,而且大部分集中在340Ma左右.而石榴石的Sm-Nd和Pb-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98±3)和(411±14)Ma,老于大部分的锆石年龄.这一现象暗示,在340M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800℃左右)过程中,可能由于重结晶作用或蜕晶作用使大部分锆石丢失其放射成因Pb.而石榴石的Sm-Nd和U-Pb同位素体系保存了变质作用峰期之前的年代学信息.这一现象可能说明该变质作用是在无流体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该实例表明,采用Sm-Nd和U-Pb方法对高级变质岩石定年,在某些情况下石榴石可能是更好的候选矿物.  相似文献   
33.
报道德国黑森林地区(BF)华力西造山带高级变质基底的基性麻粒岩中锆石和石榴石年龄, 并讨论其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 采用锆石U-Pb和Pb-Pb蒸发法分析, 得到340 Ma左右至414 Ma的207Pb/206Pb年龄, 而且大部分集中在340 Ma左右. 而石榴石的Sm-Nd和Pb-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98 ± 3)和(411 ± 14) Ma, 老于大部分的锆石年龄. 这一现象暗示, 在340 M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800℃左右)过程中, 可能由于重结晶作用或蜕晶作用使大部分锆石丢失其放射成因Pb. 而石榴石的Sm-Nd和U-Pb同位素体系保存了变质作用峰期之前的年代学信息. 这一现象可能说明该变质作用是在无流体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 该实例表明, 采用Sm-Nd和U-Pb方法对高级变质岩石定年, 在某些情况下石榴石可能是更好的候选矿物.  相似文献   
34.
本文提供了桐柏北部秦岭群麻粒岩中石榴石、辉石和黑云母的部分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根据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4种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的计算,确定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为790—850℃和0.8—1.OGPa。变质时的地热梯度为28—33℃/km,属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35.
华北太古宙退变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含义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翟明国 《科学通报》1995,40(17):1590-1590
1993年,Smelov等报道在西伯利亚阿尔丹地盾奥列克玛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区内有退变质为麻粒岩和角闪岩的榴辉岩.1994年,Williams等又在加拿大地盾晚太古代斯垂汀-阿斯巴斯卡花岗糜棱岩带发现原称为麻粒岩的岩石是榴辉岩.这是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大进展.1 地质概况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太古宙变质岩石出露区可以划分为3个岩石构造单元,即(1)出露于  相似文献   
36.
The high pressure pelitic granulite with peak assemblage of garnet kyanite ternary feldspar muscovite rutile was discovered in Qixia area in the Precambrian Jiaobei massif, where high pressure basic granulit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e metamorphic peak conditions for the pelitic granulite were calculated as T=800-840℃ and P=1.0-1.25 GPa on the basis of P-T pseudosection. The post peak P-T path is characterized first by an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ITD) pattern and then by an isobaric cooling (IBC) pattern, indicating a geodynamic process related to thinning of thickened continental crust.  相似文献   
37.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located between the Paleo-Asian Ocean tectonic region on the north and the NCC on the south, is a key region for study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NCC. A Pre-cambrian retrograded eclogite (2500 Ma or 1800 Ma) was reported in Baimashi near Hengshan Mountain in the NCC,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vermicular symplec-tite of diopside and plagioclase with absence of ompha-cite[1,2]. In Hongqiyingzi Group fro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  相似文献   
38.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魏春景  王涛  娄玉行  初航 《科学通报》2009,54(7):918-923
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工作和P-T视剖面图方法首次确定了阿尔泰造山带中泥质麻粒岩的存在, 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堇青石+钾长石+黑云母+夕线石+斜长石+石英等, 局部出现堇青石+尖晶石组合. 其峰期条件为: P = 0.5 ~ 0.6 GPa, T = 780 ~ 800℃, 为中低压麻粒岩. 通过锆石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得出其变质年龄为(292.8 ± 2.3) Ma. 该类型泥质麻粒岩的发现说明在早二叠世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属于高热流活动的伸展环境, 这为探讨整个阿尔泰造山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岩石学限定.  相似文献   
39.
周宁超  刘亚非  魏小燕  王立社 《科学通报》2019,64(26):2717-2727
锆钛石(ZrTi_2O_6)为高级变质岩、交代地幔岩和岩浆岩中的一种罕见副矿物,是研究高场强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的理想对象.中国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发现了含铀-富铀锆钛石,其主要化学组成为TiO_2, ZrO_2和UO_2,但不同颗粒或同一颗粒不同区域成分变化较大, UO_2含量最高可达20.83 wt%,且U与Zr具类质同象替代关系,晶体化学式可简写为(Zr,U)Ti_2O_6.低-中等UO_2含量的含铀锆钛石与不含铀锆钛石相比晶体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高UO_2含量的富铀锆钛石由于放射性损伤已发生蜕晶化.矿物显微结构及成分分析表明南阿尔金含铀-富铀锆钛石及其伴生矿物组合为:金红石-钛铁矿-含铀-富铀锆钛石-白钨矿或钛铁矿-含铀-富铀锆钛石-白钨矿,其中钛铁矿为金红石退变形成,而含铀-富铀锆钛石和白钨矿是金红石退变分解过程中释放的Zr, Ti, W等元素与变质流体中的U, Ca结合直接结晶形成.该研究对矿物尺度高场强元素迁移富集机理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中天山彩霞山一带麻粒岩的发现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在新疆中天山彩霞山一带元古代地层中发现麻粒岩.根据麻粒岩的主要组成矿物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重点讨论了各主要造岩矿物的形成条件,并对麻粒岩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麻粒岩形成经过两个阶段,麻粒岩形成于0.88~1.17 GPa,880~890℃条件下;角闪石-斜长石退变组合形成温度620~640℃,压力0.30~0.37 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