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综合类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2 毫秒
21.
华夏腹地南岭东段的桃溪群麻粒岩相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和锆石的U-Pb-Hf同位素研究显示, 其原岩是一种低成熟度的碎屑沉积岩. 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新元古代中期(~736 Ma)的花岗质(或流纹质)岩石, 混有少量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物质. 这期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时代与扬子地块第二期岩浆活动的时代一致. Hf同位素特征指示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是古元古代幔源地壳物质再循环(部分熔融)的产物. 该变质岩原岩沉积于晚新元古代, 在早古生代被挤压俯冲带到下地壳深部, 在480 Ma左右发生了部分熔融和结晶作用, 大约在443 Ma发生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这一时期形成的锆石显示了大的Hf同位素变化, εHf(t)值从−13.2增加到2.36, 且具有随年龄变小εHf(t)值增加的趋势, 表明在部分熔融和变质过程中有明显的地幔物质加入. 计算显示该麻粒岩演化到晚中生代具有与邻区一些过铝花岗质岩石相似的同位素组成, 暗示这种麻粒岩相变质岩很可能是南岭东段一些中生代过铝花岗岩的源岩.  相似文献   
22.
桂东南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南部发现的紫苏花岗岩体及其中的大量基性麻粒岩、片麻岩包体的研究表明,麻粒岩包体普遍发育等温减压后成合晶变质结构,其主要变质反应为:Ga Sill→Spl Q;Ga Q→Opx Crd和Gt Sill Q→Crd,显示麻粒岩经历了快速抬升揭顶作用。基性麻粒岩中锆石主要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内核以变质结晶特征为主,外壳为岩浆结晶特征,内核变质结晶年龄集中分布于(950-1100)Ma,外壳岩浆结晶年龄为248Ma,而紫苏花岗岩的Sm—Nd矿物一岩石等时线年龄为202Ma,并具有典型A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标志着印支期造山作用的结束。据此,提出桂东南印支期A型紫苏花岗岩的源岩为中元古末四堡期造山事件(格林威尔)形成的麻粒岩相变质岩,印支期碰撞造山后的快速抬升伸展揭顶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A型紫苏花岗岩,这为华南中元古末四堡期(格林威尔)江山-绍兴造山带的南延和晚古生代特提斯造山带的东延,以及印支期造山作用的结束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3.
阿尔泰造山带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相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P-T计算结果,最近在阿勒泰以东喀拉苏附近发现了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方辉石+矽线石+堇青石+尖晶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等.斜方辉石具有高铝特点,其Al2O3含量高达8.7wt%,指示了超高温变质的条件,其峰期变质条件为:P=~0.80 GPa,T=~960℃.变质结构关系和P-T估算结果表明了一个峰期后近等压冷却的逆时针P-T轨迹.锆石U-Pb年龄结果(271±5 Ma)支持了该超高温变质事件发生于二叠纪.喀拉苏附近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发现确认了阿尔泰造山带二叠纪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存在,表明在二叠纪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高热流伸展背景可能与二叠纪(270~280 Ma)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24.
中国山东威海含柯石英麻粒岩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柏林 《科学通报》1992,37(6):573-573
随着柯石英榴辉岩不断被发现,中国大别山-苏北-胶东超高压变质带已成为世界地球科学界研究的热区。但是,在本研究之前,含真柯石英的榴辉岩只见于大别山和苏北,而且巳发现的柯石英榴辉岩至多局部受到角  相似文献   
25.
U-Th-Pb chemical dating of monazite with the electron microprobe is a new method developed in the last dec-ade[1,2]. It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r its ad-vantages of quickness, cheapness and relative high reli-ability[3]. Although its precision (±10?30 Ma)[4,5] is not as high as the ion-probe (SHRIMP), it has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1?2 μm), more superior than other in-situ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compositions of zoned monazite crystals of less than 50 μm in size. …  相似文献   
26.
广东雷州新生代玄武岩中石榴麻粒岩相岩石捕虏体的发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报道了广东雷州英峰岭火山碎屑岩中首次发现的麻粒岩相岩石捕虏体,其中高压石榴麻粒岩捕虏体在我国极为罕见。石榴麻粒岩在矿物组成和矿物化学上与辉石麻粒岩有很大的区别。温压计算显示石榴麻粒岩形成于11 30-1160℃和1.4-1.7GPa的高温压条件下,而二辉麻粒岩形成于800℃左右和0.65-0.8GPa的条件下。高的地温梯度指示新生代本区片于裂谷活动区。不同组成的麻粒岩是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不同深度形  相似文献   
27.
蔓箐沟一带石榴基性麻粒岩变质反应与矿物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蔓箐沟地区石榴基性麻岩发育多期变质反应结构,矿物组合演化可划分三个阶段;(1)峰期阶段(M1),以包裹于石榴石中的Opx+Cpx±Hb+Pl±Qz和由Gt+Opx+Cpx±Hb+Pl±Qz组成基质矿物组合为代表;(2)退变早期近等温减压阶段(M2)形成蠕虫状后成合晶Opx+Hb+Pl±Mt;(3)退变脆晚期阶段(M3)。则形成细粒,黄绿色Hb+中酸性Pl的较低温组合,并揭示该区古榴基性麻粒岩从中下  相似文献   
28.
内蒙古四子王旗早白垩世深源捕虏体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接合部,其早白垩世橄榄玄武岩中发现大量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并可见辉石、长石捕虏晶。寄主岩石K-Ar同位素年龄在108.6~128.4 Ma之间。四子王旗地区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对研究华北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格局转化过程中深部壳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成分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华北板块中生代末岩石圈拆沉事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9.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24):13-13
花岗岩浆指示北秦岭早古生代大陆碰撞过程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成立等研究发现,北秦岭构造带存在与500Ma高压-超高压变质、450Ma中压麻粒岩相和420Ma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分别对应的3期花岗岩浆作用,指示北秦岭在早古生代期间经历了由大陆碰撞到碰撞后再造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0.
在前人定为“层状堆积杂岩体的辉长岩单元”中发现了一套副变质中-基性麻粒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