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1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维生素B2拮抗铜离子对鲫鱼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鲫鱼为研究对象,以铜离子和维生素B2为实验药物,研究了维生素B2、铜离子、维生素B2和铜离子共同作用于鲫鱼时,对鲫鱼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B2对鲫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铜离子则对鲫鱼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同时发现维生素B2对铜离子具有一定的桔抗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较弱;在较高浓度和染毒较长时间时,将不再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鲫鱼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和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钧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对采自嘉陵江重庆段的鲫鱼的鱼鳞、肉和内脏中的汞、铅、砷、铜、铬和锌等的含量进行了监测 ,并对其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汞、锌在鲫鱼体内的分布为鱼鳞大于内脏大于鱼肉 ;砷的分布为鱼鳞大于鱼肉大于内脏 ;铜在鱼内脏中含量较高 ;铅和铬的分布为内脏大于鱼鳞大于鱼肉。不同重量级间及各组织间的含量差异显著。积累含量C与鱼重G的关系分别为 :砷在鱼鳞和内脏中是C =2 .32 3× 10 -3 G1.3 60 和C =8.810× 10 -3 G0 .695 ;汞和铜的C与G间的这种关系不明显 ;铅、铬和锌的C与G的关系是C =0 .0 385G0 .2 12 ,C =1.2 88× 10 -4 G1.695 和C =0 .12 1G0 .2 5 0 。 相似文献
13.
李贤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2):54-55,69
采用不同配方,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鲫鱼蛋白酸乳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以鲫鱼蛋白与牛奶混合比为1:3、黄原胶添加量为0.2%、蔗糖酯添加量为0.05%、蔗糖添加量为4.0%、接种量为3.0%的处理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4.
铜离子对鲫鱼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铜离子对鲫鱼的生理毒害性。测试显示:铜离子对鲫鱼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一定的影响。所有处理组的白细胞数均比清水对照组高,而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较低浓度时,大多数铜离子处理组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比对照组低,而随后逐渐回升;而所有染毒8d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均急骤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红河州大屯海中的鲫鱼为研究对象,对鱼体的组织采用微波消解法及对水体中的水样利用湿法消解法进行消解,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鱼体组织器官内的锌、铜两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鲫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0.9±3.4)mg/kg、(3.51±0.25)mg/kg;大屯海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3.4±2.28)mg/kg、(9.8±0.72)mg/kg。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EM-1号原液)添加在饲料中饲养金鲫鱼5周,测定金鲫鱼外部生长指标以及与鱼生长有密切相关的淀粉酶活性、活力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淀粉酶活性、活力等生长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随着EM-1号原液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EM-1号原液能改善金鲫鱼生长指标,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MT两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尾部非翻译区长度的差异(MT-A约150 hp, MT-B约360 bp),以及两 MT蛋白亚型的N-端封闭情况的不同,都为解释它们在组织中分布及其功能的差异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8.
2, 3, 7, 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苯并芘(B[a]P)对原代培养鲫鱼肝细胞中卵黄蛋白原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原代培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卵黄蛋白原(Vtg)生成以及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CYP1A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建立了一种类雌激素体外实验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Vtg和Vtg mRNA的表达与己烯雌酚(DES)之间均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Vtg和Vtg mRNA均可作为指示类雌激素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TCDD, B[a]P可显著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 mRNA的表达, 呈明显的抗雌激素效应, 并同时激活了CYP1A1 基因的表达; 但0.1和0.2 pg/mL的TCDD和5 ng/mL的B[a]P对Vtg和Vtg mRNA表达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明TCDD和B[a]P在不同的浓度下, 可能呈现出相反的毒性效应; b-naphthoflavone(β-NF)可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 mRNA的表达, 并可激活CYP1A1基因的表达; Tamoxifen抑制了鱼肝细胞中Vtg和Vtg mRNA的表达, 但不能诱导CYP1A1基因的表达; 而TCDD诱导细胞CYP1A1基因的表达同样可被DES抑制;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鱼肝细胞中分别受雌激素受体和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途径之间存在某些相互作用关系, 这为研究类雌激素复合暴露下的致毒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硬骨鱼的视网膜,视锥系统在长时间暗适应后受到强烈的压抑.Raynauld 等(1979)发现,金鱼视网膜中双拮抗型神经节细胞在暗适应2h 后,对光完全没有反应.杨雄里等报道,仅接受视锥输入的水平细胞(视锥水平细胞)的光反应性在长时间(>2h)暗适应后受到强烈的压抑.双极细胞处于自光感受器至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的直接通路上,长时间暗适应对双极细胞反应性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本工作应用完整的在位眼杯标本,发现接受视锥信号的超极化双极细胞,其感受野周围的对光去极化反应在长时间(>2h)暗适应后受到强烈压抑,连续闪光使之增大.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对大口鲇和鲫鱼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EM)添加在饲料中饲养肉食性鱼类大口鲇和杂食性鱼类鲫鱼40d,测定其与鱼体生长和健康相关的血液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随EM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EM能改善大口鲇和鲫鱼的血液指标,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