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6篇 |
免费 | 974篇 |
国内免费 | 38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20篇 |
丛书文集 | 207篇 |
教育与普及 | 36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3篇 |
现状及发展 | 62篇 |
综合类 | 62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90篇 |
2022年 | 201篇 |
2021年 | 283篇 |
2020年 | 275篇 |
2019年 | 220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211篇 |
2015年 | 248篇 |
2014年 | 392篇 |
2013年 | 428篇 |
2012年 | 495篇 |
2011年 | 473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463篇 |
2007年 | 366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在杂波、漏检和非线性情况下,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particl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filter, P-PHDF)算法估计精度不高、滤波发散及粒子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unscented particle PHDF, UP-PHDF)的序贯融合算法。利用无迹粒子滤波(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UPF)实现PHDF,由UKF算法得到更好更优的重要性密度函数并从中采样,使粒子的分布更接近多目标概率假设密度分布;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滤波算法的性能,实现基于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UP-PHDF序贯融合算法,通过两传感器交替滤波保证目标状态的可观测性。在复杂环境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传感器P-PHDF算法。 相似文献
72.
针对机械臂运动产生的航天器载体姿态扰动,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载体姿态扰动最优轨迹规划方案。对系统角动量守恒方程进行分析,给出了载体姿态扰动最优轨迹规划的目标函数。采用高阶多项式逼近机械臂关节角轨迹,将多项式系数作为优化参数。为保证规划算法的收敛性,采用带有收缩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轨迹寻优。仿真结果表明,在完成位姿调整任务的同时,载体姿态扰动得到了有效的抑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针对用传统的窗函数法,设计滤波器组存在设计复杂、性能不理想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种在理想滤波器的过渡带内插样条函数的窗函数法设计原型滤波器,放松精确重构的限制条件,将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再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求得最优参数通带截止频率,设计出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原型滤波器。仿真实验表明,用本文算法设计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在幅度失真、混叠失真、信噪比、重构误差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用传统的“砖墙式”理想滤波器设计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用本方法设计的余弦调制传输复用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4.
基于DPSO最小碰集算法的掩盖故障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可测性分析中掩盖故障识别的难点,提出一种掩盖故障存在性的判定及计算其冲突集方法;并将离散粒子群算法(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用于求解冲突集的最小碰集,实现掩盖故障最小碰集的求解;为克服DPSO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还比较了惯性权重对DPSO算法性能的影响。实例验证表明:与求解掩盖故障的其他方法相比,惯性权重线性变化的DPSO算法不仅提高了算法效率,而且避免了其他算法求解时容易出现\"计算爆炸\"的问题,尤其适合于识别大型复杂系统的掩盖故障。 相似文献
75.
从线性分布细金属柱体的散射模型出发,利用多极子展开技术求解电磁散射问题,以测量的散射场和计算散射场间的偏差作为目标函数,将待优化变量设置为描述细金属柱体中心位置的向径和幅角,通过伪群交叉算法(pseudo swarm crossover,PSC)对待优化变量进行优化,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来对自由空间中线性分布的细金属柱体族进行电磁成像。研究结果证实了PSC比多相粒子群算法(multi-phas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PSO)有更好的收敛性能、成像精度和更强的抗随机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6.
一种促进PSO全局收敛的参数调整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荣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6):1454-1457
模拟鸟群捕食行为的粒子群算法存在早熟收敛问题。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了粒子群算法参数确定局部搜索能力与全局搜索能力的比例关系,对算法的收敛能力影响极大。对现有的参数调整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免疫机制中的多样性和变异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参数调整策略,该策略基于抗体的亲和力和粒子的聚集程度来确定粒子的最优适应值变化率及算法参数值。对经典测试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调整策略使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有效避免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77.
针对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早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遗传粒子群(hybrid gene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GPSO)算法。在粒子群算法的迭代中引入淘汰机制,将满足淘汰条件的粒子与当前适应度最优的粒子进行多后代择优交叉和一定概率的变异操作,以期得到适应度更优的新粒子,代替被淘汰粒子。通过对4个典型函数的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早熟\"现象,提高了全局寻优的能力。将改进的算法用于Lorenz混沌系统的参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加入测量噪声的情况下,该算法仍能够对系统的未知参数做出有效的估计。 相似文献
78.
面向拥堵问题的枢纽航线网络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枢纽机场客流拥堵问题,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减少运营成本,提出了一种面向拥堵问题的枢纽航线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基于非严格枢纽航线网络结构,以不同运输方式的费用和流量为约束条件,以枢纽航线网络成本最低为目标,设计了能够减少求解运算的复杂变量表示方法,以及减少陷入局部最优解概率的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APSO)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严格的枢纽航线网络,所提优化模型能够显著地缓解枢纽机场的拥堵,均衡枢纽机场间客流量,减少网络成本;同时,所提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具有学习能力的FPN在航保系统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etri网模糊推理算法,引入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使其具有参数学习能力,摆脱系统中众多未知参数对专家和经验的依赖.以舰船航空保障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具有学习能力FPN(Fuzzy Petri net)的系统易损性评估模型,算例佐证了其学习效率及精度.与传统系统易损性评估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该评估模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并可推广应用于复杂舰船系统易损性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