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中物理教学因为其内容抽象难懂的特点,一直难以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因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提高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王红战 《广东科技》2012,21(7):28+30-28,30
随着教改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开始普遍实施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手段和探究性教学方式,这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实践课堂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探讨和论述,为配合做好高中物理新课改及其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而探究性教学的核心要素是问题,什么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促进深度思考,建立起科学的概念,是我们学校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校本研究中,掌握学生的前概念,有利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探究性教学基于学生的好奇心源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探究性教学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前概念.  相似文献   
24.
朱富周 《科技信息》2012,(35):345-345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肤浅的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5.
高中物理必修2中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极值条件进行了证明,意在帮助学生解除对圆周运动轨道变化的疑惑。证明分两步:第一,证明小球到达最高点的下一时刻依然在圆周上;第二,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中的任意时刻小球都在圆周上。还提示了在证明中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要注意的机械能守恒和三角函数取值范围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6.
高中物理验证性及探究性实验设计应尽最大努力设计“可行性”方案,并索取待测数据,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简洁,实验数据易测且较准确.  相似文献   
27.
针对高中物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资源、现代化信息手段完成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认可度、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式学习交流,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28.
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控制变量法滥用的现状,通过比值定义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比较形式、认知路径及思维方法三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厘清它们的适用范围与教育价值,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物理是典型的自然科学,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衔接,注重师生配合,都有利于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30.
物理课程作为高中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人才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物理课程的改革历来受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强烈影响和制约。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