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将静电除尘器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展架控制思想和模糊控制原理,提出了控制静电除尘器的展架控制模型系统,可以有效地对静电除尘器进行控制,管理操作,诊断各种故障等。本文重点对静电除尘器电源控制系统中专家模型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其涂装设备从当初的空气喷涂设备逐步向静电液体喷涂和电泳涂漆设备、粉末喷涂设备等方向过渡。同时,在节省材料、降低能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对涂装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霍元平  张聪  刘海龙  左子文  王军锋 《科学通报》2020,65(11):1046-1054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无水乙醇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形成及演变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邦德数及无量纲流量等参数对稳定雾化区间及稳定股数演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乙醇稳定多股射流存在不同的稳定股数,其稳定股数N波动区间为2~10股,并先后出现稳定多股射流弯液面模式和边缘模式.边缘模式下,随着稳定股数的增加,稳定多股射流的电邦德数区间和临界最低电邦德数均在不断增大,且出现稳定多股射流的电压开关现象.随着无量纲流量的增加,各稳定股数下的电邦德数极大值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同等流量下电邦德数极大值随稳定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且较电邦德数极小值的增加幅度明显.此外,边缘模式下随着稳定股数的增加,射流偏离角整体呈增大趋势,但各股数下的射流偏离角变化幅度均控制在5°±0.3°.  相似文献   
34.
首先合成催化体内一氧化氮供体(RSNO)释放一氧化氮(NO)的铜离子络合物(Cu(Ⅱ)-DTTCT),然后以Cu(Ⅱ)-DTTCT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己内酯(PCL)为原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共混方式制备的支架材料尽管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存在突释现象和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取较低细胞毒性的催化剂用量,以同轴电纺方式制备出以催化剂Cu(Ⅱ)-DTTCT和PCL为芯,以PCL为壳的具有芯壳结构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并对它的抗凝血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这种芯壳结构支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NO释放速率,很好地解决了突释现象,并且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电极结构的变化对除尘器中电晕放电产生的二次流与主流一次流耦合后形成的流场以及电场分布的影响,设计了线-传统板与2种不同结构的线-开孔板极配方式.在建立电晕放电和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极配方式下的电除尘器通道内的电场与流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电极结构对除尘器内部近板电场及流场分布影响较大.新型开孔板的近板电场强度高于传统板,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离子风对除尘器通道内流场的扰动逐渐减小.结果同时表明孔结构能有效降低近收尘极板流速,在入口流速为0.5 m/s时,新型开孔板近板风速相比传统板分别降低了14.58%和15.62%,入口流速为1.0 m/s时,近板流速分别降低了19.94%和20.20%.这一结果表明新型开孔结构能有效减小收尘极板附近流速,减少二次扬尘,提高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36.
《创新科技》2014,(23):62-62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油品储运场所静电在线检测报警系统,填补了国内行业安全生产线空白,将为全国工业场所安全生产领域带来技术性革命。该系统是利用油品储运设备与操作人员静电积聚特点及对检测方式、防爆等级、检测量程、仪表安装位置等方面的适应性要求,研发出的一款能够对油品储运场所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数据远传、自动报警的安全管理系统。科技人员通过引进国际顶尖技术,自主研发出静电采集分析报警软件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通过静电检测、接地电阻检测、报警及组网通信单元等进行防爆性能分析与防暴设计,使其预警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7.
我国对于粉尘浓度排放的标准日益走向高要求化,这就为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难题,需要加快对静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增强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本文主要讨论了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前景,为促进该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细菌纤维素苯甲酸酯(BBC)复合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复合纤维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WNTs的加入使BBC纤维变细;在280℃条件下对纤维进行热处理30 min,提高了MWNTs/BBC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对MWNTs含量为7‰的MWNTs/BBC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单根MWNTs/BBC复合纤维的弹性模量达130 GPa。  相似文献   
39.
自持型PIC技术在粉体料仓静电防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IC技术,使用所谓"超级粒子"(superparticles)概念,进行了带电粉粒灌入料仓时的模拟研究.发现粉粒粒径尺寸分布与仓内静电电位、电场强度和静电电场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人免疫球蛋白质与羧甲基葡聚糖的氨基偶联及其与其他蛋白质的特异结合作用。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人免疫球蛋白G(IgG)在羧甲基葡聚糖表面静电吸附的影响,并采用氨基偶联的方法,将其交联固定于葡聚糖表面,测定其与羊抗人IgG的特异结合。结果:pH及离子强度对蛋白质在羧甲基葡聚糖表面静电吸附有较大的影响,流体速度控制蛋白质的静电吸附动力学过程,并对其静电吸附量产生影响,其与羊抗人IgG有很强的特异结合作用,表现为快结合慢解离的动力学过程。结论:3.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