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研究以TiO2为成核剂、以Li2O Al2O3 SiO2为基础组成的玻璃的制备工艺;根据差热分析(DTA)的结果确定玻璃的核化与晶化温度,然后针对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二步热处理方法获得透明的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用热膨胀仪测定玻璃在热处理前、后的热膨胀系数;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该微晶玻璃的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Al2O3·TiO2微晶体,次晶相为ZnSiO3;微晶玻璃与硅片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约为32.5×10-7/℃;微晶玻璃晶化后的电阻率较低,为6.8×1010Ω·cm.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聚丙烯腈及其共聚物在水增塑条件下的熔融规律,并在经过改造的φ20mm螺杆熔融纺丝机上进行了纺丝工艺研究。研究表明,聚丙烯腈树脂在一定量的水和热的作用下,由于大分子中氰基之间的作用力被拆散或减弱,可使其变成可进行纺丝成形的增塑熔体;不同含水量、不同组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体具有不同的水增塑熔点;所纺制的纤维都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3.
实验研究了静电机理对核孔膜过滤气溶胶的影响,在Zebel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经改进建立了核孔膜静电场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对邻孔间静电场相互影响的修正。在实验手段上解决了核孔膜及粒子消电和充电问题。采用数值解法计算了核孔膜在静电、碰撞、截留三种机理作用下的综合过滤效率。附加考虑扩散机理后的总效率与实验结果吻合得相当好。提出了粒子或核孔膜一方带电时的镜象力影响分析,对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的偏差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
在电象法求解静电问题时,本文给出了形象的介质替换法和分区法,并通过具体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5.
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疏松结构的优势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以提高酶电极的性能.通过聚乙烯醇(PV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共同静电纺丝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获得了固定化酶膜,用于构筑安培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膜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分析均表明酶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膜中.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固定化酶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中保持了活性,采用PVA静电纺丝法固定COD比利用浇铸膜法所得到的酶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更好的电流响应特性,通过在静电纺丝溶液中加入纳米金进一步提高了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26.
江苏大学承担开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高压静电喷洒灭蝗车”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据测算,高压静电喷洒灭蝗车每天可施药作业面积160~200公顷,每个蝗虫发生季节按15个有效工作日计算,每台灭蝗车每季可完成防治任务2400公顷以上.其作业性能稳定,施药效率高,能大大提高地面防治的实效性.经在新疆、青海等地示范,灭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利用湿法纺丝钙离子交联的方法制备褐藻酸盐纤维,并将牛血清清蛋白包埋入纤维中,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并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测定了蛋白质的包埋效率,以及蛋白质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湿法纺丝凝固浴的CaCl2浓度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及蛋白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28.
用静电边值问题解法导出了带电导体球与介质锥(锥形筒)静电问题解,并将其结果推广应用于多介质锥、多介质锥形筒或二者混合的问题中,得出有实际意义的广泛结论.  相似文献   
29.
采用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连续溶液聚合和一步湿法纺丝技术,在10t/a中试实验装置上成功地制备了碳纤维用聚丙烯腈(PAN)原丝批量产品。通过不断地优化聚合和纺丝工艺条件,实现了PAN原丝的中试稳定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溶液聚合技术在实现单体高度转化的同时获得了高分子量的PAN共聚物,通过调整凝固成型工艺条件和牵伸配比制备了具有圆形截面且结构致密的高取向度PAN原丝。将批量PAN原丝产品进行预氧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后.获得PAN基碳纤维,其束丝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达到3.74GPa,223GPa和1.7%。  相似文献   
30.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PVP为纺丝助剂、纳米MgO颗粒为模板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酚醛树脂基纳米炭纤维,经过炭化、KOH活化、酸洗后得到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利用SEM、XRD、XPS、拉曼光谱仪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所制多孔纳米炭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模拟电容器的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OH活化引入了数量可观的微孔,所得纳米炭纤维表现出明显的"微孔-中孔-大孔"分级孔分布的特点,其比表面积达到1058.4m~2/g,总孔容为1.64cm~3/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在6mol/L KOH电解液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达到198F/g,在20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