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演变谱和正交化HHT法的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演变谱理论和正交化HHT法的优点,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反映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的地震动人工合成方法.选取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的2条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作为原始地震动进行了人工合成,并进行了局部功率谱密度分析和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地震动合成方法能实现对地震动频率非平稳性的模拟,合成的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时程与原始地震动时程在能量时频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弹性反应谱及弹塑性反应谱的拟合精度较高,可供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52.
从城镇建设选址、地震动区划图、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及其维护和使用的角度分析如何做好建筑抗震,为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尽可能地减轻震害带来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承重阻滑桩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及山区城镇建设中应用广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作用,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受荷桩复杂.本文采用整体有限元法,对影响承重阻滑桩内力的桩顶荷载、地下水高程和地震荷载三类工况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得到一系列的结论,对承重阻滑桩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常明 《科技资讯》2012,(5):120-121
本文分析了兆瓦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的轴对中状况的特点,并通过全功率模拟风力发电机组风场实际运行情况的方式测量风力发电机组震动偏差,提出轴对中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5.
爆破震动是隧道爆破施工危害之一,隧道掘进过程中应进行爆破震动监测。本文对茅台高速公路中枢隧道爆破开挖施工中产生的地表建筑震动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现场监测掘进爆破引起的地表房屋不同位置处的地表振动速度波形,研究隧道附近的地表震动特性及其对房屋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现场爆破参数设计优化与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刘胤 《青年科学》2010,(11):22-23
干湖湖床上一块漂移的石块。科学家们已经排除了动物推动、重力作用以及地震震动等可能的解释。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死亡谷一片区域内,存在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巨大石块会自行缓慢移动,从而在干涸的湖床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轨迹。这一奇怪的现象困扰了科学家长达数十年,但至今没有人能够亲眼目睹石块的实际移动过程,也没有人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地震的频发,加强对特殊地震动特点的研究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近断层地震的基础上,重点从集中性、滑冲效应、上盘效应、破裂方向效应、长周期速度脉冲和近断层地震动的方向性六个方面总结阐述了近断层地震动的特点,同时指出我国近断层地震研究的现状,强调了研究适用于近断层区的抗震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以期对我国的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8.
选取汶川8.0级地震中陕西省6个台站的东西向地震动加速度记录,通过HHT计算了各条地震动和其IMF分量的Hilbert能量和输入能量,对比分析了覆盖层厚度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震动的HE峰值、输入能量和Hilbert能量平均周期TmE逐渐增加,当覆盖层厚度大于400m时,地震动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区域,具有显著的长周期特性;当覆盖层厚度为0或很小时,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前2-3阶IMF分量中,多个IMF分量的HE峰值较大,卓越IMF分量对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阶IMF分量中,仅1-2个IMF分量的HE峰值较大,其余分量均很小,卓越IMF分量的平均周期TmE和原始地震动十分接近,对结构的破坏起主导作用,应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9.
利用恒星结构演化程序将1.6M⊙左右的小质量星演化到红巨星顶点,在氦闪结束后经过大量的质量损失,使得恒星总质量约为0.5M⊙.此时恒星中心为一个开始燃烧的氦核,外部为稀薄的氢壳层(氢壳层的质量Menv≤0.02M⊙),称为初始B型热亚矮星模型(B-type hot sub-dwarf star,简称sdB星).对于不同质量和氢壳层的初始sdB星模型,表面有效温度和重力加速度都不同,但都分布在零龄极端水平分支与终止极端水平分支之间,并且它们的演化轨迹相似.本文由sdB星的理论演化模型得到了它的内部结构参量,并进行星震学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恒星的演化,表面有效温度较高时检测到有p模式(p-modes)震动,较低时检测到有g模式(g-modes)震动,在这两个区域之间,两种模式共存.p-modes包括径向震动(l=0)和非径向震动(l=1~5),周期为80 ~ 600 s.只有非径向低球谐度(l=1 ~5)的g-modes,周期为1 800 ~9 000 s.将热亚矮星的结构参数代入绝热线性震动程序中,得到Brunt-V(a)is(a)l(a)频率、Lamb频率、本征频率、惯性参数等,并研究了sdB星的震动特性.  相似文献   
60.
基于地震记录的震动图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震动强度速报工作,利用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数据研究地震动强度衰减中地震事件内部(intra-earthquake)的不确定性.通过台站实际观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残差分析,提出了利用台站数据对缺少台站地区理论估计值的对数偏差校正方法.研究分析表明,线性偏差校正方法对系统偏差校正的效果不显著,与使用汪素云2000年回归的我国东部峰值加速度(PGA)衰减关系的结果相当;针对特定震级的地震不约束R0(近场饱和因子)拟合的衰减关系,由于近场台站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R0过大,衰减关系对近场地震动参数缺乏控制;对数偏差校正方法的结果与固定R0拟合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结果大致相当,适合于地震动强度速报中缺少台站数据的地区地震动参数理论估计值的系统偏差校正.最后以2010年3月4日中国台湾屏东6.4级地震为例,比较了点圆和点椭圆衰减关系模型的对数残差及震动图的分布形态,说明衰减关系模型对震中地区地震动参数估计值的分布影响较大,并利用对数偏差校正方法快速生成震动图展示了该校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