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73篇
教育与普及   2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0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68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林贤治的散文批评以“思想性”“疼痛感”“批判性”等方面的“激情与偏至”在研究者中独树一帜。这一风格的形成,不仅缘于他发现了自由作为散文文体内在精神规约的重要意义,还缘于他对“以人生为坐标”的综合性批评原则的坚持,以及他对知识分子反抗精神和平民情怀的强调。他从“散文与人”的角度进行散文文体的研究,不仅拓宽了散文批评的精神向度,找到了一条思想与人格混融一体的批评路径,也将散文拉回到作为人内在灵魂的自然流露这一朴素的形态之下,以真诚的态度、综合的观察、承担的意识和道德的要求探讨了作家的使命和散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广西作家梁晓阳的小说《出塞书》长达六十五万字,分为上部《新疆往事》和下部《十年转场》,全书以一种南方边地文人的独特视角,在高度还原“父辈”和“我辈”远赴新疆的出塞历程中,完成了外来者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建构。《出塞书》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旅行和写作成为作家自我确证的有效方式,《出塞书》既强化了主人公梁小羊多年来逃离故乡、只身赴疆的执着,呈现出文学理想烛照下的精神还乡,也深烙着梁晓阳本土的情感与文化印记,流露其南方写作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93.
骨骼肌收缩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原理尚未有效揭示清楚,本文从神经元触发的动作电位入手,针对骨骼肌微观的激活与收缩过程,利用统计力学方法分析分子马达集体运行机制,建立动作电位与肌小节收缩力之间动态关系;并结合肌小节串并联特征从微观到宏观构建骨骼肌力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原理,反映了骨骼肌从激活到收缩整个过程的动态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动作电位频率的增加,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先线性上升并逐渐趋于饱和,主动收缩力出现融合并跟随钙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当动作电位处于最大频率时肌肉强直收缩;在定负载情况下,收缩速度和输出功率随频率的变化趋势与收缩力类似,但在负载力逐渐增大时,收缩速度会逐渐减小,而功率在某一负载下存在最大值.上述特性与骨骼肌力学实验研究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该理论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4.
在当代,弘扬和传播沂蒙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播内容老套枯燥,传播形式单一呆板,传播渠道有限,传播活动间断化等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沂蒙精神的传播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传播沂蒙精神,必须正确把握沂蒙精神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
八一精神源自于南昌起义这一恢弘的历史画卷,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实践起点。八一精神是立足于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和斗争形势,依靠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革命道路的可贵勇气,在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虽然南昌起义已经过去了九十年,但八一精神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96.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精神蕴含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开展理论宣传工作的精神后盾和强大动力,思政课教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和落实的重要传播者和实践者,作为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角色,必须厚植革命精神,做一个懂情怀、有情怀、传情怀的人,守好灵魂的净土,增强自身涵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97.
榜样教育视域下运用优秀的地域精神——北大荒精神这一天然载体与重要依托指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现了北大荒精神具体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支撑的合理性价值,作为北大荒精神的优秀弘扬者的感动北大荒人物的感人事迹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写照,为有效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本文试图从选树榜样人物的标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对榜样认知、提升榜样教育施教者队伍素质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五个维度进行了具体路径的探析。  相似文献   
98.
个体化生存既不排斥和否定公共领域,也不否认对公共精神的认同,只是社会成员在当下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体化生存方式造成了公共交往的疏离和公共领域的狭窄。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精神建设存在理想信念面临社会多元发展魅惑、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场域单一、社会适应困难淡化公共精神等问题。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在于,从现实生活过程入手,营造对社会个体有亲近感和吸引力的公共交往领域,通过公共交往行动凝聚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体利益,促进公共精神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99.
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不应该是抑郁沉滞和意乱心烦的,而应该是充满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是利欲满怀的心胸,而应该是万虑消沉的林泉之心,一种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的虚静内心,而这纯洁、闲适的虚静之心需要艺术家在生活中、创作前进行一番精神蓄养,这种蓄养过程就是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准备。因艺术作品所属不同文化和民族性的思维方式有差异,西方的艺术家于创作前的精神蓄养过程则与东方的艺术家似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0.
长期以来国内科技哲学界与人文文化界对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精神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解,反映出两种文化分离、冲突的状况.本文将歌德诗剧<浮士德>置于西方近代科学与文化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加以解读,揭示了浮士德精神积极的人文意义、所体现的西方科学变革精神和科技文化特质,并分析了浮士德精神被误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