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介绍了渔斜坡式防波堤规范胸墙波压力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机制简化图表,查图确定满足不同滑移稳定安全系数K时的矩形胸墙断尺度或重量,避免初步设计中繁杂重复试算,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了解规划建设的北防波堤对工程水域的波浪掩护情况。【方法】采用基于Boussinesq方程的波浪数学模型对不同长度防波堤的防浪效果进行模拟研究,分别对重现期50年和10年一遇波浪进行计算。【结果】防波堤建设后,影响港内波浪的主要为E向和ESE向。在设计高水位、5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北防波堤建设长度为2972m时,H1%波高最大值约为4.17m;1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北防波堤建设长度为2165m时,H1%最大值约为4.19m。【结论】两个重现期波浪作用下,防波堤分别需建设2972m和2565m以满足港内波浪掩护要求。  相似文献   
43.
对洪泽湖南线16号标避风港透空式防波堤进行整体防浪掩护试验研究,以了解波浪作用下桩基透空堤设计断面结构整体防浪掩护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比较各级水位工况下透空式防波堤不同结构型式的透浪特性的异同,分析港域内有效波高的波高分布和满足泊稳条件(Hs≤0.27 m)的水域面积,确定合理的结构型式和平面布置型式,保证船舶在洪泽湖南线航道上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44.
基于忽略土骨架和孔隙水惯性效应的广义Biot固结理论的简化形式,采用前人提出的改进剑桥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以模拟软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超静孔隙水压力累积效应,对于循环波压力作用下软土地基与大圆筒结构物耦合系统进行了弹塑性有效应力有限元分析,探讨了不同波高条件下大圆筒结构的不同变形模式以及失稳机理.计算结果初步表明:当波高较大时,大圆筒结构与地基耦合系统的瞬时位移较大,残余变形相对较小;而当波高较小时,大圆筒结构与地基耦合系统的残余位移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5.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一种由浮筒、竖直板、横向连接板组合而成的HDPE材质的新型浮式防波堤结构在海洋动力下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结构透射系数及锚链拉力受波浪周期的影响较大,均随波浪周期的增大而增大;锚链刚性越大,对模型的约束越强,所受到的锚链拉力越大;波高的改变对透射系数影响不大,但锚链拉力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且周期越大,锚链拉力随波高增长的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46.
数值波浪水槽造波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了解数值水槽模型、数值造波、消波理论基础上,不仅分别利用设置造波边界法和质量源项法在Fluent软件中模拟出较为有效的线性波和弱非线性的二阶Stokes波,还将建筑物添加到所构造的波浪数值水槽中,利用波浪数值水槽不拘泥于特定波浪的特点,按照有已知实测资料的波浪和建筑物相互作用的波浪水槽进行建模,提出了适合不同建筑物和不同造波方法的网格构建方法,优化了水槽的构建,并验证了水槽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本文研究成果为波浪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48.
破碎波对直墙建筑物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二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计算了某实际工程防波堤上的破波压力分布,并与试验结果与规范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减少小造波边界的二次反射影响,在水槽左端设可吸收式造波机数值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9.
基于SPH方法和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二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波浪作用下斜坡式防波堤护面块体的水动力变化特性.流体模型采用经黎曼接触算法和CSPM修正后的SPH方法,水槽固壁和造波边界以及结构物边界采用固壁粒子法处理.离散护面块体的运动和受力采用DEM方法来模拟.流体与固体的交界面处满足界面力平衡条件.应用所建立的二维SPH-DEM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波浪与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波浪爬坡过程中的流场变化以及波压力沿胸墙的分布规律.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0.
港区内软土层深厚,地基条件复杂,堤身填筑高度大,给防波堤建设带来诸多隐患.为及时反映地基稳定状况、动态指导和控制施工进度,选取典型断面开展现场监测试验,对施工过程及工后的稳定性、变形、加固效果进行现场监测与检测.结果表明:地基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在填筑期间发展较快,填筑至堤顶后逐渐趋于稳定.监测期内地基最大沉降量为760 mm,沉降速率在10 mm/d的安全标准范围,淤泥层压缩量占地基总沉降量的86%左右;地基最大深层水平位移在深度5~14 m范围的淤泥层内,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 mm/d.地基中总的孔压值在填筑期间上升,加载结束后孔压值开始缓慢消散,呈现出良好的规律性.防波堤建设后,淤泥地基的土性指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地基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