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活性Al2O3负载Mn-Ce氧化物催化分子氧选择氧化醇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硝酸锰和硝酸为锰源和源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锰比的γ-Al2O3负载Mn-Ce氧化物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催化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醇类选择氧化反应,产物以醛或酮为主,且该催化剂能够多次循环使用而不降低活性.XRD结果表明,负载在Al2O3上的锰主要是以颗粒状β-MnO2形式存在,少量的加入能够促进锰的分散,使负载的β-MnO2颗粒变小,从而呈现较高的催化活性.当锰原子比为9:1时,催化活性最高.焙烧温度影响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在较低的温度下(300℃以下)硝酸锰仅能部分分解为β—MnO2,而过高的温度(700℃)将使β-MnO2发生分解,从而降低催化活性.另外,本文还研究了氧分压、反应温度等动力学因素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铜基合金中组稀土的测定,通常多采用铜试剂分离或铜试剂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偶氮胂Ⅲ光度法.但上述方法不能满足测定微量组稀土分离富集的要求.又不利于环保.而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稀土显色剂即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发展很快.其中膦酸型对硝基偶氮氯膦(简称 CPA-PN)已用于镍合金、矿石中组稀土的测定.本文基于在硫酸介质中,草酸掩蔽铁(Ⅲ)不影响CPA-PN与显色反应的特点,提出在氯化铵存在下,以铁作载体,用氨水先将铁、共沉淀与基体铜分离,再用草酸掩蔽铁,CPA-PN与显色,借此可测定铜基合金中0.002%~0.02%组稀土.  相似文献   
73.
研究在硫酸--盐酸介质下,没食子酸与(Ⅳ)和罗丹明6G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并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试验和探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没食子酸的新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检出限为3.0×10-9g/mL;对浓度为1.0×10-7g/mL没食子酸连续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应用于清咽片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4.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几种稀土羧酸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得到了它们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几种稀土的羧酸配合物对几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配合物比相应的二配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而小于相应的单配体羧酸。  相似文献   
75.
以0.02 mol/L的Ce(NO3)3和2.92 g/L的强氧化剂H2O2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在镁合金(AZ91)表面制备转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转化膜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e在转化膜中主要以Ce(OH)3和CeO2的形式存在,当转化时间为10,15,20和25 min时,Ce在转化膜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1%,3.89%,10.03%和12.95%,转化时间小于20 min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逐渐提高,大于20 min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6.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六水合硝酸源、偏钒酸铵为钒源,加入表面活性剂,调节不同的pH值,在160℃的温度下,在反应釜中反应12 h来合成钒酸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固相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不同形态的钒酸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  相似文献   
77.
邹晋  陆磊  张安南  陈志宝  胡强 《江西科学》2009,27(6):812-815,866
Cu—Fe—P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强高导电铜合金。本文研究了添加微量的硼和对Cu—Fe-P合金耐蚀性的影响。采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方法对材料腐蚀行为进行了分析,运用SEM、EDS及XRD等多种手段对材料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研究,探讨了影响耐蚀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晶粒的细化作用,B的微量添加会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Ce对合金有很好的净化杂质效应,从而使材料的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8.
碳、铈掺杂改性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采用碳、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 TiO2进行单掺杂、共掺杂修饰.研究结果显示,碳、的掺杂均有效地提高了 TiO2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活性,且碳-共掺杂存在协同效应,当共掺杂比例为n(Ce):n(C):n(Ti)=0.002:0.3:1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 4 h 可达 64 %;通过 X 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单掺杂及共掺杂催化剂中 TiO2的晶型均为锐钛矿型,适量碳和(或)的掺杂均能有效减小 TiO2 的晶粒粒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显示的掺杂使 TiO2光催化剂的感光范围有明显红移,在可见光区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79.
报道了Ce离子对人工设计合成的26bp的单链OligoDNA的水解断裂作用.Ce(Ⅲ)需要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氧化生成Ce(Ⅳ)后才能切断OligoDNA,系统研究了各种条件下Ce(Ⅳ)对OligoDNA的切断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切断OligoDNA,在近中性时切断作用最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浓度的增大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切断反应越来越明显,并提出了反应机理,建立了用变性聚丙烯酰胺胺凝  相似文献   
80.
稀土铈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的缓蚀协合效应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稀土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对铝的缓蚀协合效应,并讨论了产生协合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