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爱因斯坦重力场方程的Schwarzschild外部解,讨论了广义相对论的空——时度规,证明了引力场中的空间和时间都只有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球扰动位的球谐展开式表示是地球重力场模型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表示方法。目前通用的位系数模型的分辨率是0.5°,最高完全阶次为360。由于全球重力数据覆盖的密度和数据精度差别较大,所以已知的重力场模型的实际分辨率及其精度也因地区而异,故重力场模型的精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局部积分谱权综合法是改善已知重力场模型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基于重力场模型OSU91A及EGM96,利用我国15′×15′及5′×5′重力异常,我们解算了更高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DQM99A、B、C、D四个模型,给出了精度比较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设想一个简单刚体,它是由长度为l的刚性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匀为m的质点A和质点B组成。当l不太长,整个刚体处于均匀重力场中,其重心位于轻杆的中点,与质心相重合。如l很长很长,以致于质点A与质点B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或是大小不相等,或是方向不相互平行时,其重心将不再与质心重合。刚体在空间取向不同,重心位置可能不同。由此说明重心的概念不宜推广到太大的物体。另一方面又通过演算说明有理由认为实际的物体都是处于均匀重力场中,也没有必要把重心的概念推广到太大的物体。  相似文献   
14.
重力场中的高斯定理出发,讨论地球表面、地球内部和地面上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从一些合理的假设出发,对van Leeuwen,Sengers提出的二次微分方程进行了化简,新方程的解析解与原方程的数值解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经典的破尔兹曼统计理论,讨论了处于均匀重力场中的气柱的热力学函数,内能、热容量和熵,引入了一个关键参数X,当X=0,内能为32kNT,若将X外推到超过理论模型适用的范围(X=∞),内能则变为52NkT。同时得到处于引力场中的气柱的熵是怎样降低的,从而揭示了经典统计理论的局限性,因为在某些条件下得出了熵为零,甚至为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18.
在热力学中,理想混合气体所组成的宏观热力学系统遵从道耳顿分压定律;若混合气体不是理想气体,由于气体分子要受到重力场作用,当热力学系统达到平衡态时,分子数密度并不均匀,宏观热力学系统不是严格遵从道耳顿分压定律的.如果把整个热力学系统按重力场方向分割成一系列的微观型的热力学系统,这样的微观型系统却是遵从道耳顿分压定律的.运用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玻耳兹曼速度分布律,对重力场中的微观型热力学系统所遵从的道耳顿分压定律进行了统计证明.  相似文献   
19.
刘锋  王雪 《科技资讯》2014,(33):10-10
文章介绍了低轨重力卫星探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射的低轨卫星CHAMP、GRACE、GOCE的状况,以及各重力卫星的搭载、主要探测应用目标。介绍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发展,并介绍了利用已有的低轨重力卫星数据反演的重力场模型,对部分低轨重力卫星所获取的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低轨重力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低轨重力卫星重力场模型高阶项的系数阶方差是逐渐增大的,其精度有限,低阶的位系数精度是比较可靠的。而在南北极地区,应用高阶次的球谐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水下重力匹配导航是提高潜器水下导航精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海洋重力场、重力仪、重力梯度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总结了海洋重力场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SS系列、KMS-DNSC-DTU系列全球重力场模型的发展历程;其次,重点介绍了重力仪/重力梯度仪种类、精度水平、国内外研究进展,列出了不同类型重力仪/重力梯度仪的代表型号;最后,简述了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天空海一体化导航与探测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