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系统科学   163篇
丛书文集   272篇
教育与普及   5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7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95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连市区大气中PAHs来源、分布及随季节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环芳烃PAHs是公认危害性最大的大气污染物,研究其在城市大气中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对其来源的识别判定可为PAHs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PAHs在市区大气中的分布,揭示了不同季节的浓度变化规律,对大气中的PAHs的来源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大连市区大气中的PAHs主要分布在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冬季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取暖,夏季为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的混合。  相似文献   
92.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3.
中国西部绿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在西部地区引起显著的地表覆盖变化。根据最新的全球地表特征数据库资料和21世纪初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三大重点建设工程的具体规划,得出两种植被,即现实植被和虚拟植被。并利用RIEMS—TEA模式,通过一次敏感性试验,发现西部地区绿化明显影响东亚的季风系统和中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模拟试验显示,中国西部绿化会明显增强东亚夏季风,这将会加强中国东部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并有利于输送邻近海洋的水汽到大陆,使得中国大陆东部季风区整体出现降温、增湿和降水增加。而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受影响的程度在垂直方向上都已超出了边界层之外。  相似文献   
94.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leoclimate data recovered from ice cores,tree rings an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regional features of cfimatic change on the Tibeta n Plateau (TP)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The composit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in-dicate that several main climatic episodes, such as the “LittleIce Age“ between 1400 and 1900,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1150-1400, a less warm period in 800-1100, and an earlier cold period between the 3rd and 5th centuries,occurred in the T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period from AD 800 to 1100, which waswarm in northeastern TP,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cool-ing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TP. The southern TP ex-perienced warming between 1150 and 1400. For western TP,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 that the pe-Hod 1250-1500 witnessed a clear warming. Large-scaletrends in the temperature history from northeastern TP are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eastern China than are the trendsfrom the Guliya ice cap far to the west and southern TP. The most promin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the TP and eastern China are such cold phases as 1100-1150, 1500-1550, 1650-1700 and 1800-1850, andthe latter three cold events match with three widespreadg lacial advances which occurred on the TP during the Little Ice A2e.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主要讨论螺杆的挤压及输送的工作方式、螺旋叶片的展开和变化形式、螺杆组合的方法及螺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应用现场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并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电极表面Ni(OH)2与NiOOH的相互转化,以均匀膜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表面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以光学参量变化速率(Vop)为参数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能直接反映出体系的特征.Vop参量与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间存在密切关系,Vop反映了电极表面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98.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活性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烟草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部分纯化,对比了叶中PPO在苗期和田间的活性差异,研究了其活性变化规律,发现生长旺盛期PPO活性高于其他时期,研究了烟叶在不同水势条件下PPO活性变化规律,发现水势过高、过低,PPO活性均较低,在一872.78kPa水势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所以细胞中的含水量是影响PPO活性的因素之一.研究了PPO在35℃、40℃、45℃、50℃、55℃、60℃、65℃、70℃和75℃等烘烤温度条件下的热敏感性,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温度由35℃升至75℃,活性逐渐下降,在每一温度下保持5min,活性趋于稳定,用回归法得出了烟叶中PPO的下降百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用双倒数作图法比较了NaDiCa、EDTA、巯基乙醇和硫脲4种常用抑制剂对烟叶中PPO活性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它们对PPO的抑制强度依次递减,而NaDiCa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抑制剂;CuCl2可以促进PPO活性,用回归法得出了活力增加百分数与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9.
目前我国最高精度的省级大地水面-海南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建立中所采取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确定大地水准面的严密理论和最新最严密算法。利用海南GPS控制网和水准联测成果,通过对十二种不同方案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终方案,模型建立以后,利用外业水准测量的实际检测,确认该模型的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现代空间技术观测得到的日长变化(LOD)资料,赤道太平洋海表水温异常变化和南方涛动指数资料,经过带通滤波得到年际变化分量,发现2002年的ENSO事件实际上已经发生,日长年际变化也已经检测到这次ENSO事件.对资料进行小波分析表明,年际变化中4~6a的变化分量与准2a变化在相位上不同步,表明2002年的ENSO事件不会是一次强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