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研究郑和下西洋资料与文选,基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过程,着重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应用与创新,总结了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方面的成就与航海精神,结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海军院校学员的素质要求,阐述了弘扬郑和航海精神,对培育当代海军学员航海素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2.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明朝的航海事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本文从封建制度、文明传统、思想观念和军事力量等方面,分析了自明代以来,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明清政府为什么没有顺应时代潮流做到自我更新走向近代化道路的根源。  相似文献   
23.
2005年是伟大的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次航海探险600周年,国内外掀起了规模空前的郑和热,人们以多种形式缅怀这位航海业的先驱,追踪前人的足迹,以唤起中华民族向海洋开拓、走向世界的进取精神.这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4.
距今600年前,即公元1405年春季的一天,在江苏省太仓刘家港的明代水师基地,彩旗飘舞,锣鼓喧天.三宝太监郑和奉旨远航,这年他年方32岁,英姿飒爽,聪敏稳重,向岸边送行的人们拱手告别,转身健步登上了龙头"宝船",缓缓出港驶向茫茫大海.  相似文献   
25.
28年七下西洋,在东方千年航海史上,不过是一瞬间,但却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瞬间的高峰。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在古里病逝,副将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和郑和的头发、  相似文献   
26.
论述了作者30年来(1975~2004年)从认识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到对科技史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过程,并对“胆水炼铜”、“白蜡虫”和“郑和下西洋”的研究经历作了详细的回顾.  相似文献   
27.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活动,对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国际问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以及世界地理学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这一壮举与明初国力的强盛是分不开的,福建也由于明初手工业、造船业、航海业的发达而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年郑和船队在福建留下的史迹,可以证明福建与其之间的密切关糸。  相似文献   
28.
<正>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途中十多次经南沙群岛,以皇帝钦差的权威,把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似把一顶顶官帽授戴在这些岛礁的头上,如"英武岛"(中业岛)、"沙弥礁"(渚碧礁)等。南沙岛、礁、沙、滩到底有多少个?我们慢慢吞吞的祖先和匆匆忙忙的外来强盗都没有搞清  相似文献   
29.
宗河 《创新科技》2005,(3):48-51
<正>今年的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首届“航海日”。在航海日当天,中国、印尼、肯尼亚、非洲沿海,凡郑和到过的地方,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中国人600年前的一项壮举——大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率领船队,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驶向三大洋,开始了人类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渡重洋,遍访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海家早了半个世纪,是中国海洋文明的盛事,更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经典篇章。  相似文献   
30.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