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水湫池成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翠华山国家级地质公园中水湫池景区的形成原因,推动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方法实地考察、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及历史文献资料考证。结果发现组成水湫池堰塞坝的沉积物具有典型的泥砾结构;堰塞坝体外围的崩塌堆积,不仅是多期和多种成因崩塌活动的结果,而且现存的崩积砾石都覆盖在堰塞坝表面的古地形面上,层序关系表明其形成时间晚于堰塞坝。结论水湫池不是崩塌堆积堰塞成湖的,可能是碎屑(泥石)流堆积形成的,据文献资料考证,水湫池形成并非在唐代,而应在北周以前。  相似文献   
32.
中国道教史背景下的浙江区域道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道教大省。全国十大洞天,浙江占三;三十六小洞天,浙江占十;七十二福地,浙江占十八。浙江与道教的渊源之古可溯至神农时代,此后,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往往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如魏伯阳、葛玄、葛洪、杜子恭、孙恩、卢循、许迈、陆修静、陶弘景、孙游岳、顾欢、马湘、司马承祯、杜光庭、闾丘方远、罗隐、施肩吾、张无梦、陈景元、张伯端、林灵素、胡莹微、白玉蟾、莫月鼎、王惟一、刘大彬、杜道坚、林灵真、黄公望、金志扬、何道全、闵一得、卫真定等,他们撰写了《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真诰》、《悟真篇》、《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太乙金华宗旨》等众多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著作。目前,浙江仍然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浙江的道教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正因为如此,才有专家断言:“写不出浙江道教史,就写不好中国道教史。”  相似文献   
33.
胡景耀 《科技导报(北京)》2003,(8):45-45,F002,F003,F004
除了行星状星云外(见本刊今年第4期),天空中还存在着另外两种气体星云——电离氢区和超新星遗迹。顾名思义,电离氢区是指在该区域内的氢原子被电离了。当电离的氢原子与电子结合后就会发射氢线,在可见区就显现出巴尔末线系。几乎所有的气体星云都处在这种状态。但在天文上,电离氢区常常是特指与年轻恒星成协的气体星云。一团处于星际空间的分子云,包含气体和尘埃成份。当受到某种作用力,如磁场或微波的作用时,它就会形成一个凝聚核。这一凝聚核就变成了引力中心,使分子云进一步收缩。在收缩的过程中,下落的物质的势能变为动能,所以核区的温…  相似文献   
34.
蒋高明 《科技潮》2006,(10):20-21
门头沟的文化可以上溯到“北京人”时代,近代又是北京市的老革命根据地,门头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但门头沟的文化遗迹有的受到了破坏,有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门头沟在修复生态时,也应对“文化生态”进行修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科学通报》2021,66(11):1315-1326
射电连续谱偏振观测是探测银河系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中德6 cm银道面偏振巡天使用新疆天文台南山站25 m射电望远镜对银道面银经10°~230°、银纬±5°之间的区域进行了总强度和线偏振的巡测.历时10年,完成了世界上地基射电望远镜观测频率最高的银道面射电连续谱偏振巡天,揭示了银道面在6 cm波段的辐射分布和横向磁场取向.该巡天是国产数据描绘的银河系画卷,其较高的观测频率使得消偏振效应小,能够探测来自银河系更远处的偏振辐射.利用这些数据,巡天团队对银河系超新星遗迹、电离氢区、法拉第屏等多种射电目标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性结果:先后发现了4颗新的银河系超新星遗迹,其中在2011年发布的两个新超新星遗迹G178.2–4.2和G25.1–2.3是国内学者首次使用国内射电望远镜完成的发现工作;对70多个已知超新星遗迹进行了流量密度、偏振和谱的测量,首次探测到超新星遗迹G16.2–2.7、G69.7+1.0、G84.2–0.8、G85.9–0.6、G205.5+0.5和G206.9+2.3的偏振辐射,新的6 cm波段总强度测量还为确定20个超新星遗迹的谱指数提供了关键数据;完成了对巡天范围内可以准确估计6 cm波段流量密度的401个HII区的统计和测量,补充了国际HII区列表中对于延展HII区的数据缺失.在弥漫辐射偏振探测方面,发现了若干在低频射电偏振观测数据中无法显现的、在总强度辐射上没有对应体的高法拉第旋率结构.巡天数据已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并一直被用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6.
37.
<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被认为是会控制用火的直立人.1929年裴文中等人开始在遗址中注意石器和用火遗迹的收集.1930年德日进等人对上一年发现的部分疑为用火遗迹的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游离碳.基于德日进等人的分析结果,1931年步达生改变了自身此前对北京猿人用火证据的怀疑观点,认为在周口店主堆积中烧过的鹿角和骨骼标本是用火活动的证  相似文献   
38.
<正>考古,难道只是拿着洛阳铲在坑洞里翻来挖去吗?当然不是!除了陆地上,水下也有考古活动,要不然,那些古时的沉船都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水下考古涉及海洋学、水声学和仿生学等诸多学科,是一个充满高新科技含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9.
康锴 《科技信息》2013,(4):490-491
人类的命运与地球的历史息息相关,正如年轮记录树木的生命史,地质遗迹也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共同的财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遗迹可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认识地球众多演化阶段的环境变迁,探究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和进化历史,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40.
夏正楷  张小虎  楚小龙  张俊娜 《科学通报》2009,54(12):1742-1748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市薛村附近的南水北调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薛村遗址揭露出大量的古地震遗迹, 主要有地堑、地裂缝和古代文化遗迹的错位等. 根据古地震遗迹与文化层(或灰坑)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判断古地震发生在商代前期, 大致时间在二里岗下层晚期到二里岗上层之间, 进而通过灰坑中木炭的AMS14C测年, 确定这次古地震发生在(2910±35)~(3165±35) a BP (或(3160±35) a BP)之间, 亦即日历年龄1260~1520 BC(或1510 BC)之间. 薛村史前地震遗迹迹象清楚, 年代确凿, 填补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古地震记录的空白. 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史前地震的了解, 拓宽了古地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而且也为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