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崔刚 《甘肃科技》2010,26(14):68-69
利用机械系统的分析方法,基于ZYJ7型电液转辙机的工作原理,结合在日常维修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对液压道岔运动中的需克服的阻力分析入手,全面阐释了液压道岔在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动作故障,解决了液压道岔整治中如何判断故障点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32.
邓彦成 《科技资讯》2013,(32):45-46
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大量铺设。道岔构造复杂,零配件多。过车频繁,技术标准要求高,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之一,在运营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病害,危及行车安全,造成维修费用高。如何控制和减少道岔病害,提高设备稳定性,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冶金企业铁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从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布置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的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分析,从而阐述了客运专线道安装与调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4.
司控道岔的使用及改进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机车运输是矿井运输大巷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矿井生产的发展,运输量的不断增长,列车的行车密度相应增大,运输效率和行车速度也相应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矿井的运输安全就成为很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除了加强组织调度,提高管理水平之外,更主要的是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先进的安全设备。目前铁路运输上已采用的有效的安全设施、设备已有许多种类,司控道岔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5.
P60提速道岔是一种新型道岔,本文就内六线内江至水富区段大修更换P60提速道岔后的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阐述了详细的正确养护手段和病害整治方法,对内六线P60提速道岔的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罗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1,(5):50-50,52
高速铁路岔区采用18#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板无砟轨道系统既可以满足列车的运行速度(直向速度350km/h,侧向速度80km/h),又能避免道砟飞溅,长期保持线路的平顺性,具有耐久性好,维修量小的优点.根据国内道岔板预制工艺,结合京沪高铁施工要求,系统地研究了道岔板的预制工艺,并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在京沪高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7.
道岔备用料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合理调整仓库设置、优化储备结构、加强计划定额管理、增强成本观念、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探讨了优化道岔备用料管理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8.
针对大秦线重载道岔曲尖轨严重磨耗的情况,通过实测货车车轮型面与不同磨耗阶段尖轨型面,建立道岔区轮轨接触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货车车轮与尖轨不同位置的接触情况。结果表明,从距离尖轨尖端1m到3m内,接触斑在尖轨上的位置、尖轨上多点接触的区段以及尖轨上的等效应力大小主要受变截面尖轨的轨顶高度和宽度的影响;磨耗车轮与2m处标准型面尖轨接触时,在尖轨轨顶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尖轨发生塑性变形,导致2 m处尖轨顶部剥离掉块;LM型车轮与标准型面尖轨接触时的匹配情况较好;磨耗车轮与标准型面尖轨接触时的匹配情况较差,而与磨耗后型面尖轨接触时的匹配情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9.
为合理选取道岔平面线型及尖轨切削方式,基于轮轨系统动力学建立车辆-道岔动力耦合模型,计算不同线型方案下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及其与列车过岔速度间关系,并以18号道岔为例验证此选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道岔平面线型设计须同时考虑侧股线型参数和曲尖轨切削方式,满足列车侧逆向进岔时的系统动力稳定性;动力学评价方法可从结构受力及行车状态方面对道岔侧股线型进行分析,并参照系统动力响应随列车过岔速度的变化情况初步确定允许通过速度;对18号道岔而言,增大侧股曲线半径或选用前端半径较大的复圆线型可有效提高行车质量及列车过岔速度,曲尖轨部分采用半切线型或半割线型效果较好,相离半切线型尖轨具有较大粗壮度,可作为主要切削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0.
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建立了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伸缩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轨温变化幅度、扣件阻力、限位值、间隔铁数量等轨道结构参数对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的温度力和位移受轨温变化幅度的影响很大,扣件阻力对结构受力也有很大的影响,而限位器、间隔铁阻力参数变化对结构的影响要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