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中国中西部挤压造山带大埋深不同侧压系数(0.5~2.0)下复合地层在工程开挖扰动下复杂叠加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3种不同组合型式的复合地层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同时结合软岩和硬岩解析解的分析对比,发现开挖卸荷作用下复合地层位移量比均质软岩小,前者随侧压系数增加位移量较大的点由顶拱向边墙转移变化。硬岩中富集的主应力比软岩中高。软岩塑性区半径最大的是前软后硬型,比上下叠置型复合地层的结果大很多。后者接近该深度下的均质软岩隧道的塑性圈半径。本文结果可为复合地层中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位于近东西向展布的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NHGD)最东端, 主要由石榴角闪岩、石榴云母片麻岩、花岗岩和淡色花岗岩组成, 提供了限定NHGD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机会. 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穹隆中的淡色花岗岩形成于(35.3±1.1) Ma, 明显老于位于该穹隆以西类似的淡色花岗岩. 淡色花岗岩的全岩Sr和Nd同位素组成揭示该花岗岩是石榴角闪岩和变泥质岩混熔的结果, 其中角闪岩部分熔融起主导作用.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岩浆作用中, 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作用要强于泥质片麻岩, 是促使藏南拆离系开始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The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 of Jiangling, eastern Dabieshan comprise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granitic gneisses, mica-schists and numerous eclogite blocks. The mica-schists generally contain garnet, phengitic muscovite, biotite, plagioclase, quartz, rutile and a small amount of epidote and hornblende. Study on petrography and phases equilibria in the NCKMnFMASH system indicates that thepresent mineral assemblages in mica-schists are not in equilibrium. The earlier stage of mineral assemblage represented by garnet and phengite reflects a HP–UHP condition. The garnet compositions and the phengite Si contents give a PT condition of 580–600℃ at 2.6–2.8 GPa. The garnet zonation records an earlier progressive metamorphic proces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glaucophane, jadeite and lawsonite. The later stage of mineral assemblag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biotite and plagioclase reflects a PT condition of 620–635℃ at 0.9–1.1 GPa, belonging to the HP amphibolite facies. The main mineral assemblage in micaschists from the Jiangling region has recorded a complete HP–UHP metamorphic process.  相似文献   
124.
由生态发明家组成的加拿大公司“第四元素”声称找到了全球日益恶化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之道,利用他们发明的空气造水机可以从无限的未被利用的空气中“变”出生命源泉——水。  相似文献   
125.
通过白水回用等综合利用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使公司造纸浆耗上由原960公斤吨,下降到现900公斤以下,年可节资达150多万元,不但节约降耗项目投资少,增效明显,回收期短,而且保护水环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6.
127.
正文化制造业主要局限于硬件产品,比如说玩具、娱乐设备、乐器等等,是制造业和文化交叉的产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服务业贸易一年逆差大概为1000多亿美元,仅旅游方面就占了700多亿美元。我们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只有一项有优势,就是文化制造业,一年的贸易顺差大概有200亿美元。但文化制造业主要局限于硬  相似文献   
128.
黄瓜杂交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鉴定和分析了黄瓜品种真实性,并建立了应用于鉴定亲本及其杂交种子的RAPD指纹图谱。从102条引物中筛选出了应用于黄瓜种子纯度鉴定的引物32条:13条偏母型引物,9条偏父型引物,5条互补型引物,2条特异型引物及3条缺失型引物。利用4条引物S293,SS87,S297,S300鉴定3份黄瓜种子的纯度,在94粒种子中有父本混杂2粒,母本混杂1粒及6粒其它种子混杂,从而表明该份黄瓜种子的纯度为90.04%。建立了黄瓜早青二号父本T03雄性系、早青二号母本B35雌性系以及其杂交种子的RAPD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29.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李曙光  黄方  李晖 《科学通报》2001,46(17):1487-1491
应用地质、各市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3个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岩石圈撤拆离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时代,大别山超高压变质(UHPM)岩第1次快速冷却时代(226~219Ma)与秦岭-苏鲁地区同碰撞花岗岩年龄(220~205Ma)的一致性,说明UHPM岩石第1次快速抬升与俯冲板块断离有关,因此它们的第2次快速抬升(180~170Ma)需要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同时导致大别山170Ma左右的岩浆事件,此外,早白垩世(130~110Ma)大别山穹隆的迅速隆升及相对应的大规模岩浆事件也需要另外一次岩石圈拆离,碰撞后幔源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事件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辉石-辉长岩随MgO降低,SiO2也下降的分离结晶演化趋势,及典型的下地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一幔源岩浆在侵入地壳之前曾经历过岩浆的板底垫托(underplating)过程及与下地壳相互作用,岩石圈拆离可能是引发造山带碰撞后地幔上涌及岩浆板底垫托事件的原因,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地震层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南北两侧岩石圈均已显著减薄,除合肥盆地靠近郯庐断裂部分的岩石圈减薄可能与新生代玄武岩事件有关系外,因为大别山缺乏新生代玄武岩事件,大别山区的岩石圈减薄可能主要是岩石圈拆离造成的,此外,在40km处该带普遍存在一薄的低速层,以及该带白垩纪存在盆地 穹隆 盆地的耦合关系,均显示了该造山带两侧曾发生了岩石圈拆离和岩浆板底垫托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造穴方式对煤层气洞穴完井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添  汪志明  杨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832-8834,8840
目前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补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作为煤层气开发重要完井方式之一的洞穴完井,也因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但是,洞穴完井不同造穴方式对该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影响。鉴于此,需要对不同的造穴方式做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造穴方式的优缺点及模拟其产能,认为机械造穴方式在造穴作业上简单易行,成本低,造穴快,而人工动力造穴方式对煤层气产能的增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