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67篇
教育与普及   3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537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原理(SHS)结合传统燃气喷涂技术,研究了反应热喷涂工艺制备的Al2O3.TiO2基金属陶瓷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铝热反应热喷涂技术能够促进涂层性能的提高。涂层平均结合强度达17.50MPa以上,平均孔隙率降低到5.50%以下。  相似文献   
92.
窗口条件对共生纹理在磨玻璃影自动识别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肺部高分辨率CT(HRCT)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常用的宽窄两种肺部CT窗口对共生纹理参数在磨玻璃影(GGO)自动识别中的影响.通过改变共生矩阵生成参数和窗口设置形成不同的初始特征集,用逐步判别法分别从中选出判别能力较强的若干特征,再由这些特征变量设计线性分类器,并用回代法和刀切法评估各分类器的性能.经比较发现,如果初始特征集只包含常用的6种共生纹理特征时,在窄窗条件下设计出的分类器对GGO的识别效果要优于宽窗条件下的;如果增加初始特征集维数,使其包含所有14个共生纹理参数时,窗口条件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3.
介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数据处理,对影响工程陶瓷表面粗糙度的有关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静态自蔓延法制备内衬陶瓷喷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静态自蔓延过程,采用A1一Fe2O3—CrO3燃烧体系,制备出变口径的内衬陶瓷层不锈钢喷嘴,其反应过程工艺稳定,内衬陶瓷层厚度均匀、致密、性能可靠。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探讨了Al—Fe2O3—CrO3燃烧体系的燃烧机理,试验结果证实自蔓延反应是不平衡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不彻底,陶瓷层的成分比较复杂。研究表明,与添加传统的SiO2、CaF2相比,采用一种新型的添加剂配方可显著提高陶瓷层的力学性能,改善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5.
以Al粉、K2ZrF6为原料,在KCl LiCl的融盐介质中,利用高温融盐热还原法在氮化硅陶瓷基体表面镀锆金属化膜;以XRD分析镀膜物相成分,并用SEM对试样表面、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镀件表面镀膜外观呈银白色,并有有金属光泽;镀膜物质成分为Zr5Si3;镀层中无铝元素存在。  相似文献   
96.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微弧氧化这一高新表面改性技术在LY12铝合金表面形成陶瓷膜层,并对其在常温下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表面磨损外观比较均匀,磨损痕迹也比较轻微,其表而硬度达到2500HV,是基体的10倍以上。由此可见,微弧氧化技术大大改善了铝合金表面耐磨特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97.
使用低介电常数基板和高电导率、高抗电迁移的金属Cu进行布线,可以提高高密度电子封装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采用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在常压下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玻璃陶瓷基板进行Cu薄膜金属化。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前驱体、Cu薄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影响Cu导体的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沉积温度。在温度为290~310℃,N2气流量为200~350mL/min和H2气流量为450~600mL/min的条件下,获得了致密的Cu薄膜,Cu导体方块电阻为25mΩ。  相似文献   
98.
刘治 《自然杂志》2003,25(4):210-213
将原子介质制备到凝聚态后.再以适当频率的光场加以诱导.可使之对信号光束变得透明,其中伴生的许多独特的物理效应,展现了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对太行山地区铁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并对矽卡岩型铁矿尾矿矿物组成及成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此类尾矿的特殊性。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其中对尾矿还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工业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0.
陶瓷热障涂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热障涂层的陶瓷层和结合层结构、等离子喷涂(A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热障涂层失效现象及其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