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近地空间环境要素三维建模与可视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徐青  李建胜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2957-2960
提出了近地空间环境要素三维建模的静态模型和实测模型。根据近地空间环境各要素的特点,首先利用各种静态模式和实测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数据场。然后对数据场进行六面体单元剖分,其中对实测得到的空间数据利用雅克比矩阵转换为规则六面体数据。最终,分别给出了中性大气、电离层等离子体、地球基本磁场和地球辐射带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近地空间环境要素仿真的通用三维可视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2.
航天器在外太空要面对宇宙垃圾等很多潜在的危险,同样我们的地球也面临着这类威胁,只不过地球的对手是一些个体更大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但是,好在碰撞几率要小得多.2004年3月19日,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在南大西洋上空约4.3万千米处"疾驰而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地球与外来天体距离最近的一次接触,当时曾引起一阵恐慌.  相似文献   
183.
测定了箔条弹在距地面3m高度上抛撒的箔条云对8mm波的衰减曲线。每发弹生成了独立的箔条云。由于箔条云的均匀性和掩护范围受气流影响,只有箔条云进入到8mm波接收机的波束角,才能产生明显的衰减效果,箔条云的扩展范围随时间变化。箔条云的有效反射面积与实测衰减曲线进行了比较。指出在近地面高度抛撒箔条云是干扰8mm波的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4.
许槑 《自然杂志》2006,28(3):142-142
天学家们分析了从月亮带回来的岩石和对月亮上被小天体撞击后产生的环形山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内太阳系在39至38亿年前曾遭受猛烈的撞击(Late Heavy Bombardment,简称LHB)。一项近来的研究表明太阳系外围柯依柏带(Kuiper Belt)中的天体曾参与了这种撞击,但另一项新的研究却认定火星与木星绕日轨道之问的小行星带乃是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85.
近地飞行的地效翼船设计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即地效翼船着水砰击下水动力作用和在此基础上地效翼船的结构响应分析,同时将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艇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6.
《中国西部科技》2010,(26):30-30
[文汇报]9月20日,南京大学收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来的贺电,祝贺国际编号为185538号和185640号小行星分别被命名为"方成星"和"孙义燧星"。  相似文献   
187.
飞往宇宙的航天器在返航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再次通过大气层。2008年9月,3名中国宇航员乘“神舟7号”飞船从外太空回到了地球。还有,2010年6月13日,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乌号”也从外太空返回地球。航天器在进入大气层的瞬间会承受非常大的摩擦热。这些航天器既要保护内部,又要保证安全降落。为什么下落时会产生那么高的温度?如何才能承受得住如此炙热的温度?让我们一起揭开再入大气层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8.
《前沿科学》2013,(3):89-89
尘埃拒绝解答12900年前,小行星;中击是否导致了地球最著名的一场寒潮。  相似文献   
189.
未雨绸缪 小行星是太阳系的小字辈,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太阳系形成期间由石块形成的,只有大约3%的小行星由铁等金属构成.小行星的轨道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广大区域,只有少数不守规矩的"特殊小行星"在火星或木星的引力作用下,才会闯进内太阳系,撞击地球、月球和火星.  相似文献   
190.
青云 《科学之友》2005,(3):29-29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认为,2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原因是气候变化,而不是小行星撞地球所致。经过多年的研究,几个古生物学家小组得出结论:二叠纪末至三叠纪初,9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大气温度升高,罪魁祸首则是火山喷发引起的温室效应。研究人员指出,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