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阐述了电子设备电源系统过电压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保护原理,针对过电压侵入电源系统中配电变压嚣、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的途径及电子设备对过电压保护的要求.从防过电压技术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2.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的过电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补偿度取36% (其中24% 不可控、12% 可控)的伊敏- 冯屯500 kV 超高压输电系统为例,研究了以电容器电压为同步信号时可控串联补偿(TCSC)系统的内、外部故障、重合闸、电容重投时的过电压问题.提出了采用常规串补和可控串补相结合的补偿方案时TCSC装置过电压保护的参数整定原则:即以重合闸情况确定可控串补模块中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整定参数,以外部故障确定固定串补模块中MOV 的整定参数,最后以内部故障较核MOV 的能量容量.讨论了重合闸和电容器重投时可采取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3.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过电压产生的条件,其次概述了大气过电压的危害;最后探讨了其具体的防范措施,希望为超高压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随着GIS在核电厂的广泛应用,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危害引起了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对于330kV以上的GIS,故障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500kV及以上的VFTO的特性、影响及防护措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核电厂GIS中VFTO影响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但是随着GIS制造技术的进步,与早期相比,其结构与元件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GIS的“小型化”和“紧凑型”的出现,导致VFTO特性的改变,因此结合目前核电厂中GIS运行的具体情况,研究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高压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及其危害,提出了抑制高压电机操作过电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李欣 《科技信息》2012,(11):436-437
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过电压是造成电网内高电压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就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330kV输电线路网络的实际工程为例,选取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作为计算工具,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的工频过电压的原因,并且建立了计算工频过电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7.
孔斌 《科技信息》2012,(1):602-603
1工频过电压的分类及计算原理工频过电压属于内过电压的一种.是由于系统内部参数发生变化是产生的。工频过电压的产生原因有三种:长线路电容效应,不对称短路和线路甩负荷效应。  相似文献   
88.
89.
宋道勋 《广东科技》2008,(22):123-124
近年来,随着微机化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已经逐步成为主要选择。然而,微机自动化设备对电磁环境十分敏感,保护它们不受系统操作电磁冲击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成为这类变电站重要的技术课题。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为例,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电压及防雷保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