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科技知识动漫》2007,(4):10-11
海星是一种模样美丽、色彩鲜艳的海洋动物。外表长着像刺一样的棘,它的身体由一个中央盘和数条腕组成。它放射状的腕手一般是5只,也有14只或24只的。它通过皮肤来呼吸。可是海星虽然美丽,渔民们可不会因此而对它有任何的好感,因为它以牡蛎、文蛤、贻贝等软体动物为食,这直接损害了渔民的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2.
腹足类系统发育及分类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证实腹足类是系统进化研究很好的材料,其优越性是其他动物类群难以取代的,但腹足类仍然没有被很好地用来进行系统进化研究。腹足类单源说得到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同,但还需进一步考证。虽腹足类系统发育及其分类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对腹足类的自然分类系统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诸多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其较长的进化历史、快速辐射演化、趋同进化、趋异进化等因素使腹足类的系统分类学面临挑战。通过回顾腹足类系统发育、分类学研究现状和其中较有影响的分类过程,并对肺螺类系统发育及分类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
世界"头足类"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等海域。共有2个亚纲11个目50个科154属718种。头足类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海洋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经济种类主要有乌贼类、枪乌贼类、柔鱼类和章鱼类,世界总产量约为350万吨,其中以大洋性的柔鱼类为主。头足类在海洋食物链中,是大型鱼类如金枪鱼和海洋哺乳动物如鲸鱼等的重要食饵。  相似文献   
64.
苏州河铜锈环棱螺生物标志物初步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在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调研中发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程度呈较强的相关性,污染严重的下游主要以寡毛类为主,而在污染相对较轻的上游,软体动物占了相当的比例,因而研究上游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在下游的生长状况及其生物标志物动态,可以了解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生态恢复进程,并对今后苏州河的生态恢复提供指导作用.在本研究中选用GS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铜锈环棱螺解毒功能的标志物,检测生物体在污染条件下自身防御能力;选用ACP(酸性磷酸酶)作为溶酶体的标志物,反应细胞水解程度.  相似文献   
65.
The origin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Late Tertiary (Neogene) Red Clay Formation in northernChina had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A new mollusk recordfrom the Xifeng red clay (red-earth) sequence in the centralLoess Plateau provides the biological evidence for addressingquestions of its origin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Thestudy of composition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 of seventymollusk fossil assemblages reveals the initial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red clay formation, avoiding the effect ofpost-deposited alter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all of identi-fiable mollusk species are composed of terrestrial taxa, mostof them are the common species found in the overlying Qua-ternary Ioess-paleosol sequence. Most of fossil individualspreserved in the red clay strata are in living conditions basedon the investigation of fieldwork, indicating the originalpopulation. Thus, the mollusk fossil assemblages can be usedas an indicator of primary environment of the red clay for-mation. The mollusk record from the Xifeng red clay se-qu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ed clay is an aeolian ori-gin, similar to the overlying Quaternary loess deposits. Ourdata also reveal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tXifeng from 6.2--2.4 Ma, which is coupled in phase with th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ice sheets and theproces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Both may be the majorcause and forcing mechanisms of the late Tertiary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第四纪软体动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14个组合带,反映了本区第四纪时期经历了大约11个古气候演变阶段。在冷期因气候干燥,环境中水量减少,腹足类化石以陆生肺螺类最为发育;在暖期水生双壳类较为发育,腹足类群明显繁盛,以水生种类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冷暖交替的软体动物组合,反映了本区第四纪时古气候的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67.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属腹足类软体动物。在其人工育苗中,往往环境有害因子对鲍鱼幼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为克服这些有害因子,以利于人工育苗工作正常进行,我们开展了锌、铜离子对皱纹盘鲍幼体毒性试验工作。浙江北部沿海与我国重要的上海经济区相邻,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各种污水直接排放入海。因此,研究各种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在水产资源环境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作用研究报导较多,但有关有害物质对皱纹盘鲍的毒性  相似文献   
68.
福建11种软体动物凝集素的凝集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绵羊、家鸡、麻鸭、家鸽、家兔、白鼠、牛蛙及人的A、B、AB、O型血共11种血细胞对福建常见的11种软体动物进行了凝集素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91%的动物粗蛋白提取液至少能凝集2种以上红细胞,绵羊红细胞对软体动物凝集素最敏感,同时发现实验动物凝集素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适宜pH为6.5-8.0,而其对高温的耐受性则各不相同,其中河蚬、菲律宾蛤仔、短蛸的凝集素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95℃,15min处理后仍有活性。各种动物凝集素的凝集性能可以分别被不同的糖所抑制,但均可被0.02mol/L EDTA抑制。  相似文献   
69.
河蚬是一种具有很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双壳类水生生物,它吸取周围环境介质中的元素,通过其软体的分泌作用形成其碳酸盐成分的壳体.因此河蚬壳体的化学组成应该反应环境介质的地球化学特征.贵阳南明河河蚬壳体中微量元素组成与河水污染状况的对比研究显示,随着河水水质的恶化,河蚬壳体中的Pb、Cd、Cu、Co、Fe、Mn含量升高,其中Pb的增升比率最大,达到285%,其次为Cd、Cu、Co、Fe和Mn,分别为127%、121%、84%、48%、和34%;相反地,Ni、Na、Zn则在污染较重河段的河蚬壳体中含量较低,其中Ni的降低比率最大,为63%,其次为Na和Zn,分别为18%和14%.这一初步研究结果证明了随着水质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河蚬的确在调整着自己壳体的组成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其中Pb、Cd、Cu、Co、Fe、M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与水质污染变化相一致,可以用来反应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70.
试述鲍类前合子生殖隔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殖隔离是一个最重要的生物过程。虽然有许多机理还是未知的,但已研究清楚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有两种方式。即通过配子不成熟、不受精的前合子生殖隔离和杂交后代的不育、不成活的后合子生殖隔离。在动物受精过程中,两个配子的质膜在接触融合之前,精子必须穿透包绕在卵细胞外的物质,为完成这一过程,大多数种类的动物都发展了精子结构,使其带有顶体泡,它通过泡吐作用释放具有溶解作用的蛋白质,由它担任穿透卵细胞外被的作用。成熟的鲍精子具有发达的顶体泡,里面含有多种蛋白质,但其中的两种蛋白质-细胞溶素(16kDa)和18kDa蛋白质与生殖有关,是生殖隔离的主要分子结构。当精子粘附到卵黄外膜上时就诱发了顶体反应,释放的16kDa蛋白质利用非酶解反应,在卵黄膜上穿一个小孔,精细胞便从此处穿过卵黄膜与卵细胞融合。鲍类的卵细胞由一层又厚又复杂的细胞外基质包被,并由胶状物、卵黄膜和细胞表面壳等几种成分组成。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胶状物位于卵细胞的最外层,由疏松排列的纤维组成,它在鲍类受精中的作用还没有研究不禁。鲍类的ESC层与海胆的卵黄膜十分相似,含有精子结合受体,它是不分支的糖蛋白,同同细胞溶素结合的惟一成分,它具有种属特异性。每个受体大约同60个细胞溶素结合。所以种间受精的抑制因素也许并不只有卵黄膜与溶解蛋白的反应,还可能有精子对ESC层的粘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