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钱逸 《科学通报》2001,46(20):1730-1734
证实扬子蛤属(Yangtzedonta Yu,1985)和它的模式种原始扬子蛤(Y.primitiva Yu,1985)所依赖的模式标本是一块先锋贝(Xianfengella He et Yang,1982)的破碎标本。根据古生物命名优先律,属名Yangtzedonta和它的模式种Y.primitiva Yu(1985)应予废除。Xianfengella的腹壳两侧对称,表明它不具有双壳类的特征。目前真正的最古老的双壳类是Xianfengoconcha elliptica Zhang,发现于我国早寒武世筇竹寺期。最古老的喙壳类是Heraultipegma yunnanensis H e et Yang,出现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第Ⅲ期合带。而最古老的单板类是Maikhanella pristinis(Jiang),发现于梅树村期第Ⅰ组合带。从壳体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生长方式、地层中出现先后顺序等方面论述双壳类是由喙壳类分支演化而来,喙壳类由单板类分支演化而来,从而否定了双壳类、喙壳类、单板类在寒武纪之初同时出现和并列演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52.
一只华丽的头盾海兔在绿色的水草上觅食。海兔是一类无壳的海洋软体动物。海兔因形态可爱、色彩鲜艳而被一些人养作宠物.因此海兔近年来不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非法捕捞.  相似文献   
53.
可爱的蜗牛     
这里所说的蜗牛,除了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还包括腹足纲其他一些科的动物,比如海螺、海贝、田螺等长着外壳的无脊椎软体动物。在英语中,一般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但在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全世界大约有40000种陆生蜗牛,虽然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54.
Three variants of the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the nacre-prism transition layer were observed in Pinctada fucata (Bivalvia, Mollusca) shells. In each case, the layer was formed by the organic matrix secreted by the mantle, together with the interprismatic organic envelope. The continuity of the organic phase throughout the shell was maintained as the new nacreous layer was formed on the nacre-prism transition layer. Changes in the interprismatic organic envelopes on either side of the nacre-prism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55.
有趣的蜗牛     
小小蜗牛身上,充满各种有趣的谜题。  相似文献   
56.
涉水捕鱼,倒悬树上,淌过冰冷刺骨的河水,熟练地操作工具,自如地清理耳道……无论是软体动物还是爬行动物,无论是鸟类还是哺乳动物,动物的脚爪都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对于某些物种来说,脚爪不仅是用来支撑身体、站立和行走的器官,更是它们用来捕猎、防卫、构筑栖息地、进食、逃跑和隐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7.
贻贝防卫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卫素是贻贝等海洋软体动物的重要抗微生物肽,迄今发现的贻贝防卫素根据其初级结构、性质和共有的半胱氨酸列阵分成:贻贝防卫素(MDA和MDB)、地中海贻贝防卫素(MGDl和MGD2)、Myticins(MyticinA和MyticinB)、Mytilins(MytilinA,MytilinB,MytilinC,MytilinD和MytilinG1)和Mytimycin。阐述它们的化学性质、结构、产生和生物活性等。不同环境中的贻贝不易为重病所折磨,能抵御各类微生物的入侵和保卫自身,对贻贝防卫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贻贝及其他海洋软体动物的先天免疫并提高海水养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8.
《榆林科技》2005,(3):60-60
农药品种已有1500多种,其中常用的有300余种。按其来源可分为矿物源、生物源、化学合成三大类;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无机、有机、抗生素和生物农药等类;按主要防治对象分类有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蔬菜生产中目前使用较多的农药是有机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其中以杀虫剂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9.
笔者通过九年对大连四个采集点经济软件运动的调查,得知:大连经济软件运动种群的数量连年递减。建议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0.
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又名亚洲钳嘴鹳、亚洲开嘴鹳,生活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缅甸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在我国首次记录到钳嘴鹳,之后曾见于我国云南、贵州等地。钳嘴鹳体型大,体长约81厘米;体羽白色至灰色,冬羽烟灰色;飞羽和尾羽黑色;喙呈淡棕色,较厚,下喙有凹陷,喙闭合时有明显缺口。钳嘴鹳是候鸟,喜欢在沼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