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3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7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18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微生物药物产生菌诱变育种方法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微生物药物的原始菌株往往产量较低,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需要通过合适的诱变育种方法进行改良.详细介绍了目前较为通用的几种物理和化学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同时简述了获得高产突变株的几种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122.
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3.
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络新妇蛛(Nephila clavipes)拖牵丝蛋白基因MaSp1高度重复序列进行多次重组,人工构建成1.6 kb的蜘蛛拖牵丝蛋白人工基因Sil-E,DNA序列分析证明了人工基因序列的正确性.将家蚕L链基因启动子片段、L链cDNA、L链基因终止子融合在一起,构建成丝腺特异性表达单元.再与Sil-E融合构建成蜘蛛拖牵丝蛋白基因家蚕丝腺特异表达单元.将该表达单元克隆到转座子piggyBac的转基因载体中,获得了蜘蛛拖牵丝蛋白转基因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其与辅助质粒共导入到家蚕蚕卵中.筛选转基因阳性个体,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蜘蛛拖牵丝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4.
以小鼠乳清酸蛋白基因 (mWAP)调控区与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 (hEPO)构建融合基因 ,经动物个体暂态表达方法确证hEPO可在乳腺特异表达后 ,用显微注射方法将融合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 ,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假孕小鼠 ,获得 86只G0 代小鼠 ,经PCR Southernblot及Southernblot证实 ,有 5 8只整合阳性小鼠 ,整合率为 6 7% ,ELISAkit,dotELISA等方法检测小鼠39只 ,有 1 6只表达阳性 ,乳汁中人hEPO的表达量高于 1 5 μg/mL .  相似文献   
125.
表达cryIA/gna双价抗虫基因烟草兼抗棉铃虫和蚜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志斌  郭三堆 《科学通报》1999,44(19):2068-2075
利用人工合成的、密码子优化后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与人工合成的CFM cryIA构建了双价抗虫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获得28株卡那酶素抗性植株,经PCR及Southern印迹检测,证实了双价抗虫基因在烟草基因组中的整合,转基因烟草杀棉铃虫试验表明,40%转基因烟草植株对棉铃虫具有高抗性;Bt杀虫蛋白ELISA检测获得与虫试较一致结果,抗虫性较强株K11号CryI  相似文献   
126.
栽培稻的紧穗野生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野生稻资源是水稻育种中获取有利外源基因的一个主要来源。紧穗野生稻(Oryza eichingeri,2n=24,CC)原产于非洲,具有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等多种有利性状。在紧穗野生稻与栽培稻(Oryza sativa,2n=24,AA)品种02428远缘杂交后代中,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 等分子标记,对栽培稻背景下外源遗传物质的存在进行了跟踪鉴定,并对来自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紧穗野生稻的染色体片段已经易位到栽培稻中;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位于第2染色体,在两个微卫星标记RM240和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1和5.5cM,暂时定名为Bphl3(t)。该基因的发现和定位将有助于对水稻褐飞虱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7.
转基因与进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振华 《自然杂志》2001,23(3):177-180
采用转基因步骤 ,从遗传上改变个体的某一性状并观察它在存活、生长、生殖、防御或竞争能力上的相应变化 ,是突破常规方法的局限及揭示生物在进化历程中表型性状的形成与自身存活、生殖相适应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8.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129.
在阐释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的“宏观-中观-微观”内容层次和“启动-联动-制动”生成逻辑的基础上,以欧盟和美国为例,剖析了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认知框架引发的治理情境理解、制度逻辑和工具选择的差异,以此凝练出基于“理性-制度-行动”的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理论图谱,并认为理性框架是科学不确定性下风险认知的简化机制,其本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制备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1)转基因小鼠。方法采用精子为载体法进行基因转导,出生后小鼠PCR检测,建立转基因小鼠系,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亚粒状区(subgranular zone,SGZ)IGF-1表达量和报告基因EGFP阳性细胞数。结果获得3只阳性小鼠,2只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并建立了转基因小鼠系,转基因鼠SGZ区域IGF-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鼠,EGFP也在此区域表达。结论成功制备IGF-1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