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 .G .deGennes ,19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195 5年研究生毕业后在Saclay研究中心从事中子散射和超导电性研究。 195 7年获博士学位 ,195 9年在Berkeley作为博士后访问学者 ,然后在法国海军服兵役 2年零 3个月。 1961年组成“Osrsay超导组”从事超导电性研究。 1968年转向研究液晶。 1971年 ,他将Strasboury大学、Sclay研究中心和CollegedeFrance从事聚合物研究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STRASACOL”研究组 ,从事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deGenn…  相似文献   
82.
High-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superconductivity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layered copper-based oxides (cuprates)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but its theoretical inter- preta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main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phase diagram i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antiferromagnetic (AF) and superconducting (SC) phases, which is dominated by anomalous properties commonly attributed to a pseudogap in the spectrum.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igh-Tc mechanism in cuprates cannot be fully understood within the BCS theory that explains normal supercon-ductivity. Despite much effort, there is no consensus as to the origin of the pseudogap properties, and the high-Tc mechanism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具有ZrCuSiAs型结构的Ba1-xSmxFFeAs和Eu1-xSmxFFeAs两个体系不同掺杂组分的样品, 并测量了它们的电阻率和磁化率. 发现在BaFFeAs和EuFFeAs这两个体系中用稀土金属离子取代碱土金属离子能够压制其在电阻率行为上表现出的反常, 并在样品中引入超导电性. 名义组分为Ba0.5Sm0.5FFeAs的样品超导转变温度为54 K, 名义组分为Eu0.5Sm0.5FFeAs的样品超导转变温度为51 K, 这说明铁砷氟化物和与其结构相同的氧磷族元素化物具有相同的超导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84.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K.Onnes在研究低温下水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的时候,观察到在4.2K附近水银电阻突然消失,他把汞的这一新状态称为超导态。以后又发现许多其他金属也具有这种超导电性,但并非所有的金属元素都表现有超导电性。研究表明超导现象依赖于晶格结构和费米面,具有明显的抗磁性。J·巴丁、L·N·库珀和J·R·施里弗3人于1957年建立了关于超导态的微观理论,简称BCS理论。它认为超导电性的起因是费米面附近电子之间存在着通过交换声子而发生的吸引作用,由于这种吸引作用,费米面附近的电子两丽结合成对,叫库珀对。从而解释了大量的超导现象和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用Ba(NO_3)_2代替传统BaCO_3,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零电阻温度在90K以上的超导体。用一步合成法和二步合成法分别合成了Y_2BaSrCu_3Ox超导体,研究了退火条件对体系超导性的影响,从固体化学反应角度讨论了超导相与杂相的形成,从配位化学的角度说明了Sr掺杂引起Tc值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论述几种典型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结构缺陷对超导电性的影响,最后对高温超导体的结构与超导电性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0.
简述有机金属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该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