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在科  相似文献   
92.
高庆伟 《科技信息》2011,(3):I0387-I0387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伴随而来的环境治理问题也越来越严峻,而环境问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又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因此,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而我感觉治理不如预防,与其等环境问题一个个呈现在我们面前后让我们耗用大量人力财力精力去治理,不如从根本严格抓起,  相似文献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就是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4.
常青 《太原科技》2010,(11):45-53
山西是资源储量和开发大省,是全国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对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多年来,山西经济在全国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在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山西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5.
我国在资源投入体制上仍秉承“强国家,弱市场”理念,管理上则采用单一的“公权治理”模式。这种体制一旦出现产权“虚位”、“缺位”或政府代理失灵,必然出现资源利用负外部性,制约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出“公权”与“私权”结合的治理模式,合理分配政府与市场份额,运用“资源环境管理矩阵”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及政策筛选是政府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渊源、内涵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作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7.
内部管理效率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效率与技术效率紧密相关,技术效率通常受到外部环境效应、内部管理效率以及随机误差这3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内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3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2个外生因素对技术效率值的影响.又以2008年中国31个省市为例,测算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论述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意味着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100.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大量矿井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仅会造成矿区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将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是在解决煤炭产区严重缺水和矿井水污染环境这两个困扰煤炭行业发展的难题基础上提出来的,合理有效地实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既对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煤炭企业在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处理和利用矿井水,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