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春游苏堤     
正【名回放】苏堤春晓明·张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作者名片】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今属浙江)人。他爱好山水,休官后每年都到杭州游览,做了很多西湖。【难点注释】1.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2.长堤:指苏堤。3.路不迷:即不迷路。【同步翻译】青青的杨柳长满了苏堤,春花明媚使人不会迷路。  相似文献   
32.
阮元的《三家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33.
出于建设理想国度、教化公民的政治目的,柏拉图在《理想国》卷二至卷三中,对中的英雄形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要求。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英雄形象与新中国革命样板戏中的"高大全"式英雄形象有着许多相似处,后者在文艺史中的失败,虽然间接却十分充分地说明柏拉图对中英雄形象的尽善尽美要求行不通。柏拉图对"理想国"中的公民缺乏信心,担心公民会受不好的文艺、教育影响,因此他强调人的教化职责,要求中的英雄形象必须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34.
35.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不断演化生成的整体世界。全面把握叶维廉的"整体性"及其在叶维廉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呈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在新民族化与大众化潮流中,马凡陀的山歌被誉为新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作为被左翼批评界认可的新样板,它可贵之处是一方面普遍调用丰富的吴语资源,另一方面则始终以底层市民的民生为重。新中的山歌道路仍是敞开的,其口语化、方言化、大众化的运行轨道,以及针贬现实、为民代言的品性,对当下坛仍然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7.
试图探讨是"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8.
言志"、"缘情"和"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又有"缘情"之,而"言志"和"缘情"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9.
唐前闺怨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
后七子特别是王世贞、谢榛极力为之声张的歌法度规则,全面涉及之声律和结构问题,在相关的审美准则上呈现谨严和细密化的特点,此尤显于他们对歌用韵、平仄以及篇章句字之法的系统阐析,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法的汲取,也融合了他们各自独到的审美见解,尤在法的一端,进一步将技艺性的规则或方法纳入他们重点关注的视界,为文学“技巧概念”趋于加强的一种显在表征。同时说明,在相继崛起于明代中叶文坛的七子一派中间,愈益皈向于文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经营,成为诸子体认文学价值的重要路径,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他们维护文学自身审美特性的原则立场,就后七子来说,特别是王、谢在法问题上展开系统的阐述,以格外严细的标准相责求,则更不能不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