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9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1.
412.
探讨IgA肾病(IgAN)和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其血清活性的关系。应用PCR方法对60名正常人、96例IgAN患者和102例LN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应用紫外法测定了以上人群的血清ACE水平。①正常人中DD基因型、DⅠ型和Ⅱ型血清ACE活性分别为50.4±8.6、40.0±8.9和28.5±6.1nmol/(ml·min);IgAN和LN患者中DD基因型、DⅠ型和Ⅱ型血清ACE活性分别为49.1±7.8、40.4±10.0和27.8±9.0nmol/(ml·min);LN患者中DD基因型、DⅠ型和Ⅱ型血清ACE活性分别为47.4±9.2、37.2±6.4、27.0±6.6nmol/(ml·min)。上述人群中.三种基因型血清ACE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即DD型最高,DⅠ型次之,Ⅱ型最低(DDvsDⅠ,P<0.01;DⅠvsⅡ,P<0.01);②相同基因型的正常人群、IgAN和LN患者之间血清ACE活性相近.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个体血清中ACE活性的差异与ACE基因型相关.其中以DD型最高.DⅠ型次之,Ⅱ型最低。  相似文献   
413.
为探讨肌酸激酶(CK)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在脑损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使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偶联法检测肌酸激酶,速率法测乳酸脱氢酶,法国SEBIA全自动电泳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79例脑损伤性疾病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研究发现:脑损伤后5天内,患者血清CK及LDH总活力显著升高(p〈0.05);CKMB、CKBB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降低直至恢复正常;LDH同工酶LDH,、LDH2、LDHa、LDHs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有显著性变化,24h内LDH3、LDH2、LDH3显著下降(P〈0.05),LDHs显著升高(p〈0.05),血清CK及同工酶、LDH及其同工酶的测定对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14.
等离子点pH(5.4)条件下,用平衡透析法和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共振散射光谱研究了Ag(Ⅰ)与人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的结合.Scatchard图分析表明,Ag(Ⅰ)在HSA或BSA中有强弱两类结合部位,通过计算机拟合获得结合的逐级稳定常数值.紫外扫描发现Ag(Ⅰ)与HSA或BSA的结合存在滞后效应,表明Ag(Ⅰ)与HSA或BSA的结合可能诱导蛋白质构象发生缓慢变化(A~B),测得并讨论了这一构象变化的速度常数和活化参数.通过Ag(Ⅰ)-HSA和Ag(Ⅰ)-BSA体系的紫外光谱,推测Ag(Ⅰ)与血清白蛋白中的硫结合形成直线型或近似直线型的配合物.利用荧光猝灭法计算出Ag(Ⅰ)-HSA和Ag(Ⅰ)-BSA体系的Stern-Volmer 常数和双分子猝灭速率常数.共振散射光谱结果分析表明Ag(Ⅰ)的结合可使白蛋白分子趋于聚集.  相似文献   
415.
探讨血清饥饿法对人表皮细胞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和低血清浓度的DMEM培养基饥饿HaCaT细胞,分别培养6h,12h,22h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且收集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细胞百分比.结果发现HaCaT细胞系在含0.2%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12h,细胞仍然贴壁生长,并且可以使G0/G1期细胞百分率达到66.5%.因此,血清饥饿法可以应用于人表皮细胞HaCaT同步于G0/G1期,从而为后期药物筛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16.
本研究为筛选胆管癌癌变的标志物,开发相应的药物研究,通过对胆管癌血清双向电泳的样品处理、pH范围、上样量的选择、电泳参数的设置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比较优化.确定了样品预处理后通过Millpore公司推出的Montage Albumin Deplete kit去除血清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再经丙酮沉淀,用裂解液溶解后,采用pH 3.5~10与pH 5~8的两性载体电解质以体积比1∶ 4混合使用,100 μg的上样量,12.5%的SDS-PAGE胶,16 mA/胶进行双向电泳的电泳体系.优化了胆管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的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好的胆管癌血清的蛋白图谱,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7.
用AAS,AFS,ICP仪器测定了33只圈养大熊猫(雌性21只,雄性12只)血清中Cu,Zn,Fe,Mn,Ca,Se,Pb,Cd,Cr,Co,Na,K,Mg,P,Hg,As等共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u,Zn,Se,Pb,Cd,Hg等6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Fe,Ca,Na,K,P等5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大熊猫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宽,可能与大熊猫年龄、性别、健康、食物结构有关.在雄性大熊猫中Cu,Se,Pb,Cd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Na,Mg,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在雌性大熊猫中Cu,Zn,Cd,Hg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K,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Cu,Zn,Ca,Se,Pb,Na,Mg,P等元素的含量雌性高于雄性;Mn,Cd,Cr,Co,Hg,As,K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雌性低于雄性.Cu,Zn,Se,Pb,Cd,Hg等元素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有一定的积累性.应尽量减少大熊猫对Pb,Cd,As,Hg等一些有害元素的摄入量.Fe,Ca,Na,K,P等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大熊猫饲料中应适量增加一些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418.
419.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血清VEGF-C乳腺癌组为227.95±18.21pg/mL,良性病变组176.97±11.2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C含量均值为277.95±18.21pg/mL,术后1个月VEGF-C含量均值为212.45±12.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EGF-C含量与原发肿瘤分期相关,与有无同侧腋淋巴结转移无关;4)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乳腺癌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0%)明显高于非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VEGF-C含量随癌组织中C-erbB-2阳性强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826,P〈0.05)。上述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C-erbB-2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中VEGF-C可能与C-erbB-2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20.
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法把左氧氟沙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抗原,用氯甲酸异丁酯法将左氧氟沙星与鸡卵清蛋白偶联,制备包被检测抗原,采用紫外扫描法对合成的抗原进行鉴定.用免疫抗原免疫大白兔获得抗左氧氟沙星多克隆抗体血清,经间接ELISA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测得效价达1:212以上.通过紫外扫描及间接ELISA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原和抗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