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2010年9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7集专题片《洋海古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考古爱好者都觉得看得很过瘾。但看到第七集后.心里就有些不太舒服。  相似文献   
52.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解读当代作家王新军的新作《八个家》,以此来审视和探究当下文学创作的最新进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3.
鼠虫害,是川西北草原的一大灾害。据调查,川西北草原害鼠害虫种类共15目,62科,275种。害鼠优势种主要有高原鼢鼠,喜马拉雅旱獭,多种鼠兔,多种田鼠,害虫优势种主要有草原毛虫,粘虫,多种蝗虫。分布面积268.89万公顷,其中害鼠分布189.80万公顷,害虫分布79.09万公顷。危害面积163.31万公顷,其中害鼠危害151.06万公顷,害虫危害12.25万公顷。造成一级危害的面积为48.80万公顷,其中害鼠37.35万公顷,害虫11.45万公顷;二级危害的面积为15.04万公顷,其中害鼠14.24万公顷,害虫0.8万公顷;三级危害的面积为99.47万公顷,全为鼠类危害。鼠虫害分布面积和危害面积分别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2.60%,19.80%。每年因鼠虫类危害而损失的牧草达17.29亿公斤,相当于94.72万个羊单位全年的食草量。其损失之大,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54.
55.
吴婉宜 《科技信息》2012,(6):469-469,471
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开展生态旅游。本文以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对景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活动的分析,针对景区在生态旅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应控制游客及车辆的进入量,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体验的真实性,延长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等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的剖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从而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2007年金秋时节,美国华盛顿凯豪尔生物工程学院年轻助教科尔和妻子莎丽去旅行结婚,旅行地点选在了茫茫无际的非洲南部大草原。他们早就听说,非州南部草原鼠患严重,老鼠的密度远远超出了联合国规定的密度警戒线,且鼠疫时常流行,严重危害着生态平衡和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两人都是事业型的热血青年,决定利用这次婚假,去大草原实地考察一下,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8.
鼠类对草原的危害:草原上的各种野鼠统称为鼠类。鼠类属于啮齿动物,门齿非常发达,经常咬嚼牙齿,主要以植物类为食,挖掘力很强;营洞生活,繁殖力强,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灾害,不仅造成作物减产和草原破坏,还会给人畜传播疾病,在牧区鼠害是引起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
在对蒙古高原北部草原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原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进行系统测试,选择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草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总体而言,蒙古高原北部草地属于三等(中)和四等(差)土壤,一等(优)和二等(良)及五等(劣)土壤相对较少或没有.  相似文献   
60.
蒙古族民居、服饰及饮食是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风格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正是在草原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是蒙古人在与大自然抗争和交融的过程中演化而来的,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形成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