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草原犬鼠在与食肉动物的较量中逐渐进化出了许多自卫本领,比如"吠叫报警"。草原犬鼠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而且天敌众多,郊狼、狐狸、獾、金雕、红尾鹰、鹞、雪貂、家狗、家猫和蛇都常以它们为食,因此,"语言"对于草原犬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2.
退化草原植被免耕补播修复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俊  周冀琼  杨高文  荆晶莹  刘楠 《科学通报》2020,65(16):1546-1555
退化草原植被修复是当前我国草原生态治理最紧迫的任务,免耕补播是退化草原植被修复关键技术,其意义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草原植被的条件下,通过补播适宜的优良草种,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该技术与其他补播改良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免耕,难点也在于如何在不扰动或少扰动原生植被的前提下成功补播修复草原,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补播物种的选择、补播技术和补播后草原管理.本文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提出补播物种选择假说、免耕补播的空斑原则和补播后亚顶级群落管理模型,根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国家标准,制定了针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原的免耕补播技术方案;依据全国草原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提出了全国草原实施免耕补播修复的规划,对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3.
蚂蚁是内蒙古典型草原节肢动物群落的重要成员,其筑巢活动对草地土壤肥力和植被结构有重要影响.2012年设置全季节放牧(T1)、春牧秋割(T2)、秋季刈割(T3)三种处理,并以不利用为对照(CK),连续放牧和刈割7年后,于2019年研究了蚂蚁筑巢对放牧和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在排除放牧和刈割扰动的情况下,蚁丘密度为1....  相似文献   
34.
中蒙典型草原既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又是生态系统的脆弱区,放牧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而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有其独特的演替规律.因而探讨不同放牧方式下的草场植被变化,对草地植被恢复及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基于遥感数据和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基础上,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草场植...  相似文献   
35.
在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小小的白蚁建造了—个又—个巨大的椎型“城堡”。 放眼望去,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一座座土质“尖塔”拔地而起,直指苍穹。这些“尖塔”并非人类的杰作,而是由一种小生物一一白蚁所建造的。这些椎型堆积物高6~9米,被当地人称之为“蚁冢”。  相似文献   
36.
土尔扈特举族西迁后,在伏尔加河畔平静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但这种平静还是很快被打破了。其实当土尔扈特人迁入伏尔加河畔不久,沙俄统治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延伸到了那里。因而从一  相似文献   
37.
不同放牧方式对半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蒙两国相邻地带小针茅半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游牧和定居放牧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国传统游牧区和内蒙古定居放牧区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06%、6.7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蒙古国游牧区砂粒含量明显少于定居放牧区,分别为56.27%和84.2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游牧区除土壤全钾外其它养分指标均高于定居区,而pH定居>游牧.  相似文献   
38.
高鼻羚羊又称“赛加羚羊”.现在己很少有人听闻它们的名字,而仅仅茌几十年前.它们还成千上万地广布于我国内蒙古西部,新疆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其数量之多,集群时场面之壮观,犹如非洲大草原上迂徙的角马可是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1979年仅剩200只.随后就在我国彻底消失了。  相似文献   
39.
你也许看惯了电视里非洲大草原中被狮子追逐的斑马群,但我今天所要说的斑马却大不一样。它们生存的环境不在草原,而在高山,这里没有大树,却有着一望无际覆盖山野的草丛。它们就是斑马的三个亚种之一——高山斑马,  相似文献   
40.
赖宇宁 《大自然》2010,(1):73-75
1985年,为拍摄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献礼影片《新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组走进伊犁河谷,来到当时名叫“昭苏军马场”所在地的喀尔坎特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