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种苝醌类衍生物光敏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化学捕捉方法比较了真菌发酵产生的四种醌类衍生物的光敏活性,发现四种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光敏特征,光照下都可以产生活性氧,且产率相近,提示在应用中四种醌类衍生物都可作为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2.
基于Suzuki偶合反应合成新型9-取代基N-正辛基--3,4-二羧酸单酰亚胺衍生物:9-苯基-N-正辛基--3,4-二羧酸单酰亚胺(C1),9-(4-甲氧基苯基)-N-正辛基--3,4-二羧酸单酰亚胺(C2),9-{4-(二苯基胺基)苯基}-N-正辛基--3,4-二羧酸单酰亚胺(C3),对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荧光(PL)光谱研究其光化学性质;在典型溶剂乙酸乙酯中,目标化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 maxabs)在490~550 nm,相比于C1,化合物C2,C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抑制有机荧光染料在固态下的荧光淬灭,提高材料的发射效率是荧光功能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溶液复合的方法将纳米颗粒笼状硅氧烷齐聚物(POSS)取代的酰亚胺荧光染料与不饱和聚酯(UPR)复合,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方法比较分析了染料的双侧POSS取代(PPP)和另一侧为羟基取代(PPOH)的分子结构及其质量分数对复合薄膜光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PPP由于其两侧POSS的强耦合作用抑制了核通过连续π-π相互作用形成聚集,即使在PPP的质量分数达0.20%时,荧光量子产率仍可高达35%;PPOH则由于POSS的强耦合作用和羟基与UPR基体的氢键作用而有着更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以3,4,9,10-四羧酸二酐(PTCDA)为起始原料,通过酰亚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酰亚胺衍生物N,N’-二氨基-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BNAP)和N,N’-二乙胺基-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BNEAP),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电荷转移,三种化合物发射不同强度的荧光,并通过B3LYP/6-31G计算模拟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子力学模拟研究了单层金属银在双层聚酰亚胺的不同表面模型上的静态行为。单层银在聚酰亚胺“V”形开口向上的表面上形成了聚集体。数据分析表明银原子之间的内聚能小于银与聚酰亚胺表面之间的着附能,在内聚能和着附能中范德华力均起重要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对银与聚酰亚胺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量化计算结果表明银与聚酰亚胺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3,5二羟基苯甲醇为原料,经醚化、溴代反应得到3,5二(十二烷氧基)苄基溴,然后与4羟基4′硝基偶氮苯反应,再还原得到含氨基的偶氮化合物6,最后与3,4;9,10四甲酸二酐缩合得到新型偶氮-酰亚胺二元染料7。考察了紫外光光照时间及浓度等因素对偶氮-酰亚胺二元染料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越大,偶氮生色团由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速度越慢;对相转移法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形貌结构的研究表明,当甲醇与三氯甲烷体积比为7∶1或5∶1时,更易形成较规整的短棒;比较研究紫外光光照和未光照下快速溶剂扩散法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形貌结构发现,光照下制备的聚集体结构的规整性不及未光照下制备的;吸收光谱表明在光照下组装的聚集体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更弱,这是由于偶氮基团由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导致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变化,破坏了分子堆积的有序性,不利于低维功能材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苝四酸二亚酰胺和衍生物化学及其功能性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必先  林童 《科学通报》1998,43(10):1013-1025
总结了四酸二亚酰胺及其衍生物近年来的合成、基本物理和光物理性质 ,并对它们在近年来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导体、电致发光、光流放大、有机 无机半导接触垒器件、激光染料和生物探针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缩聚法以3,4,9,10-花四酸二酐和其它二元胺(和二元酸酐)合成了主链含四酸二酐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用电化学的方法在有机盐溶液中测定了聚合物ITO膜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中含有三苯胺结构的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可逆和电核传输性能,其敏化纳米TiO_2太阳能电池的开路光电压能够达到300mV·c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种经典传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层,制备了非掺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s).在器件中两层(perylene)以薄层的方式分别置于双极性主体材料CBP(4,4’-di (N-carbazole)biphyenyl)两侧作为蓝光发射体,一层超薄的红荧烯(rubrene)插入CBP中作为橙光发射体.通过改变rubrene在CBP中的插入位置获得了高效率白色荧光器件,最高电流效率为6.6 cd/A(外量子效率为2.6%),最高亮度为18 480 cd/m2,且其中一种器件在200 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色坐标可达理想白光平衡点(0.33,0.33).  相似文献   
20.
以二氢苊为起始原料,先经氧化反应得到1,8-萘二甲酸酐,通过酰化反应得到1,8-萘亚酰胺,再通过在碱性环境中高温条件下C-C偶联得到3,4,9,10-亚酰胺,进而在强酸作用下转化为3,4,9,10-四酸二酐,最后在高压釜中碱性水解脱羧得到3,9-二甲酸.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