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6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5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379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证明了拟线性双曲方程组带有一般形式的自由边值问题的整体经典解的存在惟一性。  相似文献   
52.
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终极价值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有两个内在逻辑基点,一是劳动,二是体闲,它们交织缠绕主要蕴藏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中。与劳动不同的是,对于体闲问题,马克思是以两套话语系统来表达的,一套是常规的直陈,另一套是若明若暗的隐喻。用这样的范式解读马克思的体闲思想就使我们既可获得更开阔的认识视野,又植根于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固有内在逻辑结构,从而避免陷入随意性和碎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液-固相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应包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γ,得到:E0=Eα+βSmγ     (I)    k=k0exp(3MβγρRT.1r)         (II)t0=ρr3-2α0(3-2α)(4π)α-1k0(III)t1=∫t00ρ(4π)α-1k0r2(α-1)exp(-3MβγρRT.1r)( )采用粒径为147μm锡粒与甲基磺酸反应,其t0为t1的几十倍之多,用实验证明了该假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4.
通过把课程表安排的要求转换成满足若干条件的矩阵,建立了自由选课模式下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选取最优方案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5.
在物理化学及相关教材中得出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据是(△G)T,P,W=0≤0及(△G)T,P≤-W',它们分别是恒温恒压下不做非膨胀功和做非膨胀功两种情况下变化过程方向的判据.在此提出吉布斯自由能一般判据是(△G)T,P≤0,该式不受过程是否存在非体积功的限制,仅凭△G值的正负即可判断过程的方向(自发与否),只有使用该式才能判断那些伴有非膨胀功过程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以浸没于水中的弹性加肋薄圆柱壳为研究对象,考虑介质与结构振动的耦合效应,研究耦合系统的自由振动特性.基于Kennard薄壳理论、Helmholtz方程以及壳壁外表面的运动协调条件,并借助Dirac—δ函数引进肋骨对壳体的作用力,从而建立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通过傅氏积分变换,进而得出系统的频率方程.采用沿实波数轴搜索求根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水下无限长纵向加肋薄圆柱壳的自由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水中无限长纵向加肋圆柱壳体内存在三个自由传播波。  相似文献   
57.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的自由。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不是空想,而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正则环、半遗传环和零维环等常见环的局部化环上群环的模结构,得到了这些环的局部环上群环为投射自由环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9.
测定液体弛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弛豫时间(?) ,焓变△H,熵变△S,自由能△F的方法最早由Conway提出,以后又经过了Zaghloul,Kaatze,Steinhoff,Barajas和Hu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介电常数.ε’(w,t)和ε”(w,t)关于△H,△S,△F以及 (?)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的ε’(w,t)和.ε”(w,t)拟合出热力学参数.但是由于拟合时需要的数据组较多,也就是说测定ε’(w,t)和ε”(w,t)的温度范围较大,所以拟合出的参数误差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拟合时计算量大,实验中的测量误差经过累加,也使得拟合误差进一步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弛豫过程热力学参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是建立微波吸收法计算弛豫过程的热力学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微波吸收的实验数据,用解方程的方法直接解出热力学参数.解出一组热力学参数数据((?),△H,△S,△F)只需两组数据.由于计算量明显减少,实验数据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明显降低.本文提出的方法中由测量及计算引起的最大误差降为8%左右.  相似文献   
60.
Morita系统环的IBN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志峰 《科学通报》1997,42(7):680-683
在环论研究中,IBN(不变基数)性质(参见文献[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只有在IBN环上的自由模才可定义其维数和秩,IBN环在代数K-理论和拓扑学中也有应用.另一方面,Morita系统环(ring of Morita context)是一个包含众多环类的非交换环,如矩阵环、自同态环和环的Morita等价等,它的IBN性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证明了若M为有限生成右S-模,N为有限生成左S-模,则T为IBN环当且仅当R或S为IBN环.这一结果使许多重要的已知结论成为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