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从红鲫(Red crucian earp)脑垂体中提取总RNA,根据鱼类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Hormone,简称GTH)α亚基的保守性,设计并合成了一对20个碱基长的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红鲫GTH-α亚基的两种不同的cDNA,分别命名为GTH-α1和GTH-α2。GTH-α1和GTH-α2分别由363和366个核苷酸组成,分别编码117和118个氨基酸.这两种类型的cDN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5.0%和96.6%.但是,它们之间也有4个氨基酸的差别,而且GTH-α1有一个三联体核苷酸组成的氨基酸的缺失。聚类分析表明,GTH-α亚基在鲤科鱼类中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
斯坦尼小体提液对垂体外跌卵和催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免疫胶体金电镜定位技术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 cephala)(?)垂体(?)性腺激素细胞进行了钙素(CaM)的超微结构定位。钙调素分别标记在与激素蛋白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核、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中,表明 CaM 参与激素的合成和转运作用。此外,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中的大颗粒和小颗粒上均有 CaM,说明这两种颗粒具有共性,均参与激素的分泌活动,这一结果进一步弄清了大、小颗粒的性质,为鱼类的生殖生理及人工催产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斯坦尼小体提液对垂体体外跌卵和催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对蟾蜍进行体外跌卵和对团头鲂进行人工催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鲫鱼(♀)斯坦尼小体提取液对脑垂体提取液体外跌卵和人工催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春季鲫鱼(♀)斯坦尼小体提取液对脑垂体提取液的体外跌卵和人工催产均有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使跌卵率和产卵量明显提高.但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都必须在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对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女贞子所致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发现,胞浆中的分泌颗粒、核本和线粒体的微量显著增加,显示女贞子能提高该细胞合成促贤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能力,为中药女贞子补益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的饥饿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生理学家已经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有人会说,饥饿不就是因为缺少食物吗?可是,我们要了解的是,在我们感到饥肠辘辘时,我们的机体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有缘千里来相会,但是相会未必能成眷属。科学家们已探知:男女之间的相爱,首先是从第一感觉开始,只有第一感觉通过才能逐步走向恋恋不忘。所谓第一感觉,那就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必须是两厢情愿,单相思是不会使男女双方走向恩爱之路的。英雄美女、才子佳人、凡夫俗妇之间的爱恨恩怨、悲喜缠绵,起源都是在一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15):24-25
男孩子性成熟的第一个标志是在十至十四岁出现,这就是阴囊微红增胀。大约与此同时,睾丸体积也增大了,这是受一种脑垂体激素——促黄体发生素直接支配的结果。而后,睾丸受另一种脑垂体激素——促卵激素的影响,产生睾丸酮。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性特征,如阴茎长大,并长出胡须和体毛,嗓音变化、肌肉发达等。这些,都是由正在增大并开始发挥功能的睾丸所产生的睾丸酮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研究人员经过老鼠实验确认。极度疲劳会导致位于大脑中心部位的脑垂体细胞逐渐死亡。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本山博资研究小组.将实验鼠放入底部有1cm深水的饲养箱中5d.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由于实验鼠非常讨厌身体被弄湿.所以不能好好休息,只能站着睡几分钟.这种状态和彻夜工作的人几乎一样。研究这种状态下的实验鼠脑垂体发现,第3天脑垂体细胞出现变化,到第5天,细胞开始死亡,被称为脑垂体中叶的部分开始呈海绵状。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大脑中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分泌能力下降,脑垂体的死亡细胞增加。这一发现为证明过劳死和内分泌紊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研究小组希望这一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过劳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