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19~24℃条件下对鲻鱼(Mugil cephalus)(初始体重:204.42士23.13g)进行了饥饿4周和再充分投喂4周的恢复生长实验,应用透射电镜对其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 表明:饥饿4周后鲻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其间电子密度较低,嵴更加稀疏,溶解,无全...  相似文献   
52.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代谢酶类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选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鲤鱼肝脏有关代谢酶类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鲤鱼抗氧化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除最低浓度组(1.0μg/L)外,其余各实验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血清反映肝功能的有关酶类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活性均有显著性升高;同时,鲤鱼肝细胞、鱼鳃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显著性降低,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却显著性升高.说明一定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肝脏具有明显毒性,对鲤鱼的抗氧化能力有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田志刚 《科学通报》2009,54(8):1023-1027
近10年来, 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群的发现和肝脏免疫学的兴起, 即发现肝脏天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和NK样T细胞(NK like T cells, NKT)是其他器官含量的5~10倍, 掀起了继20世纪70年代中期NK细胞发现之后的天然免疫研究的“第二次浪潮”. 天然免疫研究的这两个突出进展有可能重新解释某些肝脏疾病的免疫致病机理, 也可能丰富天然免疫学的内涵. 经过10年的研究, 本研究小组发现, NK细胞和NKT细胞天然免疫识别介导了小鼠肝脏免疫损伤. 我们通过Toll样受体3 (Toll-like receptor-3, TLR-3)活化途径成功建立了NK细胞介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 可模拟肝炎病毒携带者; 观察到NK, NKT或枯否(Kupffer)细胞间的天然免疫调节网络参与肝脏免疫损伤, TLR-3活化枯否细胞可防止细菌毒素爆发性肝炎; TLR-3活化NK细胞可抑制由NKT细胞介导的致死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转基因鼠肝脏易于免疫损伤与该鼠NK和NKT细胞NKG2D (natural killer cell group 2D)受体免疫识别异常有关; 该鼠肝脏再生能力下降与NKT细胞过度免疫识别CD1d有关; 阻断NKG2D或CD1d识别可缓解免疫性肝损伤. 同时, 对NK细胞调节性亚群(NK1, NK2, NK3, uNK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现内分泌激素瘦素(Leptin)和催乳素(Prolactin)可调控人类NK细胞分化; 白细胞介素15(IL-15)通过抗凋亡促进人CD56dim NK亚群发育.  相似文献   
54.
壬基酚对金鱼丙二醛含量变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壬基酚(Nonylphenol)暴露下金鱼肝脏组织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含量变化率的改变。实验研究表明:壬基酚对金鱼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效应随着剂量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超出一定范围后,这种关系不再明显。在“时间-效应”关系上,壬基酚对金鱼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的改变,但这种关系因剂量不同而不同,低剂量组时间累积效应较弱,高剂量组时间累积效应较强,中剂量组时间累积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55.
蒋国梁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10):129-136
报告三维适形(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了3DCRT和IMRT放疗HCC的技术,进行3个临床试验,获得了令人鼓舞的3年总生存率:28 %~33 %。治疗并发症主要是放射性肝病(RILD),此并发症的死亡率为76 %,预防RILD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对正常肝脏的放射剂量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我国的HCC病人大都伴有肝硬化,伴发的肝硬化损害了肝脏对放射损伤的修复和肝脏再生的能力,他们的放射耐受剂量是(全肝平均剂量):Child-Pugh A病人23 Gy,Child-Pugh B病人6 Gy,这个耐受量显著低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30 Gy。研究建立了用于预测我国HCC病人放疗中发生RILD发生概率的Lyman数学模式,其参数明显不同于国外的模式,并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HCC放疗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临床实践,证实了放疗可以作为不能手术肝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碘、硒、氟联用对小鼠肝脏和肾脏脂褐素含量的影响,让小鼠饮用加氟、加碘和加硒的溶液10周后,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其肾脏和肝脏组织内脂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氟能导致小鼠肝脏和肾脏内脂褐素含量显著上升(P<0.05);适当量的碘或碘硒联用可引起小鼠肝脏和肾脏脂褐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碘量过高则与氟产生协同毒性作用.结果提示,一定量的碘或碘硒联用可改善氟致肝脏和肾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57.
基于Open Inventor的虚拟肝脏手术切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虚拟肝脏切割技术对临床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 Inventor,利用肝脏的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并实现虚拟肝脏切割的方法.在肝脏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任意角度对虚拟肝脏进行切割和切割面结构的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提高肝脏手术切割平面的可视化,有利于术前的手术设计、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8.
采用饲喂高糖高脂饲料结合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灌胃L-阿拉伯糖4周后,通过测定实验大鼠肝质量、肝脏指数、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活力,观察L-阿拉伯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显著降低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力,且降低程度与灌胃剂量具有正相关性;说明L-阿拉伯糖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59.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提出了面向肝脏肿瘤CT图像仿真数据集生成深度学习算法.首先,将CT图像数据文件进行格式解析,单独保存为PNG格式的图像文件;然后,将肝脏病变区域统一标注为白色,并结合肝脏CT原图组成配对图片;最后,用生成对抗网络的pix2pix架构仿真生成病变肝脏图像.为将生成图像与目标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本文采用了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生成的肝脏肿瘤CT仿真数据集的平均峰值信噪比为64.72dB,平均结构相似性为0.9973,证明了所生成的仿真图像数据有着非常高的真实度.  相似文献   
60.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早期预测和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转移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分别在化疗前、化疗4疗程后进行常规MRI检查,并行弥散加权成像,获取其ADC值。采用Recist标准评估其化疗效果。结果化疗前,有效组与无效组ADC值对比(P>0.05);经化疗4疗程后,有效组ADC值小于无效组(P<0.05)。早期监测肝转移瘤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可作为判断其化疗疗效的量化指标,对于指导手术干预,术后化疗,病人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