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玮 《科技资讯》2022,(1):218-220
北朝文化空前交汇杂糅,创造出精彩纷呈的艺术。北朝考古出土了一系列入华粟特人的石质葬具。这批葬具纹饰精美,雕绘图案自成体系,代表了北朝时期中国石刻艺术的高峰。从这些现存的北朝入华粟特人的石质葬具入手,完全可以提炼出粟特雕绘图像中常见的文化符号以及艺术纹样,挖掘出北朝艺术考古中的粟特艺术核心。通过对北朝艺术中的粟特艺术进行考古研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62.
赵萧萧 《科技资讯》2014,(12):217-217
如果说老师是传到授业解惑,那么博物馆讲解员是带领我们寻由解惑,每个博物馆讲解员背后不但代表着整个历史、而且也代表了整个人类、整个文明。  相似文献   
163.
梳理了国外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包括基于声学、光学和电法的传统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水下考古无人探测技术、深海考古探测技术、遥感探测技术和水下高精度探测技术,通过介绍国外7个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应用的实践案例,提出国外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发展的5个趋势,一是水下考古的多源探测;二是深海成为水下考古探测的重要领域;三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四是水下遗址的监测与虚拟复原;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6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种质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明显,加强种质资源发掘、保存,注意新品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实施以来,“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主题的落实状况、进展与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对《纲要》未来实施提出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65.
聚落考古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项全新探索.它的潜力在于能够根据人类栖居形态的特点和变化来观察社会结构的特点与渣变的轨迹。因此.从狩猎采集的游群向国家的渣进.可以从社群栖居方式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结构的发展。在文明和早期国家起源研究中,城市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广大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关注。但是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早期城市的发展往往需要靠考古学来了解。而聚落形态研究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观察人类社会如何从自治村落向集中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当今国际学界研究的视野和成果.结合中国案例的探讨来介绍这个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为我们的聚落形态和城市起源研究提供一个世界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6.
水下沉船是水下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波束声学遥测是实现水下沉船安全高效探测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老牛礁沉船开展的多方位角、不同参数的多波束声呐测量,获取了老牛礁沉船这一微小地形异常沉船遗址的地形和赋存情况。多波束探测显示老牛礁沉船遗址长约10.5 m、宽约3.6 m,沉船隔舱板5条,长度约1.8~3 m,高出海床仅约10~20 cm,与水下探摸结果相符。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给出实测中探头距离、船速、遮挡等因素对沉船分辨效果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海上调查实践经验,得出提高水下沉船探测精度的途径,具体为聚焦扫测开角,作业时减慢船速,设计多方位往复测线等。  相似文献   
167.
《大自然探索》2005,(1):7-7
最近,考古学家在对英国伦敦南部古罗马遗迹的发掘中,发现了两千年前的一盒美容油膏。6厘米高、5厘米宽的铁盒子把油膏保护得非常好,甚至当  相似文献   
168.
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东侧,矗立着世界上最大的"历史画卷"--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两万多件中大部分为国宝.在陈列殷商文物的大厅中,醒目地陈列着一尊硕大的青铜四足方鼎,它那简朴浑厚的造型,神秘谲丽的纹饰,巨大的体量,完好的铸件外观,反映了中国殷商时期高超的青铜冶铸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土的,高133厘米,长166厘米,宽79厘米,重达875千克,铸成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晚期,被视为中国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9.
白玉林 《科学世界》2005,(12):63-63
2004年的秋天,由日本和蒙古合作的联合考古队,在曾经发现了成吉思汗灵庙的蒙古阿布拉格遗址,又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铁器生产据点,这已经由该考古队在其后的进一步考察中证实了。在13世纪初叶,曾经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帝国强盛的秘密至今仍是个谜,通过这次考古的成果可以说明,成吉思汗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由于有如此大规模的武器生产基地的全力支持所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0.
藏族史前文化中的几何图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从西藏考古出土的石器、陶器等,对藏族史前化中的几何图形进行了研究,认为藏族先民在长期使用制作和改进石器和陶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某些几何图形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