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5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652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663篇
教育与普及   10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1篇
现状及发展   205篇
综合类   1323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909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873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1.
K2PtCl6/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迎涛  徐柏庆 《科学通报》2003,48(18):1919-1924
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 用H2还原K2PtCl6水溶液高选择性(>80%)地合成了四面体形状的纳米铂晶粒(3~8 nm).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研究了合成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的合成过程. 合成体系纳米铂胶体吸收光谱数据表明, 纳米铂晶粒的生成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转变过程. TEM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不是在成核和快速生长阶段, 而是在小晶粒(<3 nm)的缓慢生长阶段生成. 这些结果说明纳米铂的四面体形状很可能是通过晶粒生长中的表面晶面淘汰形成的.  相似文献   
212.
将四-a(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在亲水基片上以Z型成膜方式拉制了多层LB膜。膜崩溃压为60 mN·m-1,分子极限面积为0.33nm2。研究了酞菁铜的成膜条件,表明LB膜形成与水的纯度、铺展剂、铺展量、推膜速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层数的酞菁铜LB膜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在LB膜中酞菁铜分子之间是以J-聚集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213.
膜荚黄芪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荚黄芪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单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二细胞花粉;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合点端第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蓼型胚囊;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核型胚乳,具胚乳吸器。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具发达的胚柄。  相似文献   
214.
纳米金颗粒在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DNA中的表面修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唐季安  韩梅梅  江龙 《科学通报》2003,48(4):342-344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 用不同粒径的纳米金颗粒来进行QCM的表面修饰, 提高对单链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研究5~60 nm范围内不同粒径纳米金颗粒对QCM表面的修饰作用发现: 金颗粒粒径的大小对DNA探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表面的固定量和DNA的杂交率均有影响. 20 nm粒径的金颗粒对QCM表面修饰作用为最佳, 能最好地提高DNA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215.
纳米氧化钴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林  周盈科  陆梅  力虎林 《科学通报》2003,48(7):668-670
实验制得粒径为3 nm左右的氧化钴微粒材料并以此制成电化学电极. 分析测试表明该氧化钴微粒不仅粒度小,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92 m2/g)及适宜的孔径分布(1~3 nm为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颗粒材料存在的团聚问题. 电化学测试表明, 此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单电极比容量为370~401 F/g, 主要以超电容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16.
沈强  李欣  刘少杰 《科学通报》2003,48(12):1295-1297
采用X射线反射法(X-ray reflectometry)测定了十二烷基(6)聚氧乙烯醚(C12E6)分子所形成的自由站立式(free-standing)泡沫双层的结构参数. 结果表明: 此双层膜中的疏水碳氢链区、极性头区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单层之间3个区域的厚度分别为0.90, 1.35和1.31 nm; 电子密度分别为2.4×10-3, 2.6×10-3和2.3×10-3电子数/nm3; 区域之间的界面粗糙度为0.34 nm. 泡沫双层中两极性头区之间不含自由水, 而且其厚度在红外光线的照射下可变薄0.40 nm; 这可能是由于结构水被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217.
MPCVD金刚石膜的拉曼光谱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研  屈田  张树霖  赵新生  韩毅松  侯立 《科学通报》2003,48(19):2029-2030
研究了MPCVD生长的金刚石膜的拉曼光谱. 除给出它们的全部一级谱外, 还根据纳米结构特有的共振尺寸选择效应, 认为MPCVD金刚石膜中不含有纳米晶成分, 并认为1145 cm&#8722;1峰不能作为生成纳米晶金刚石的判断标准, 虽然这个标准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了许多年.  相似文献   
218.
纳米碳管的管内物理化学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碳管所特有的接近理想一维的中空管内腔可以引发很多宏观表面上不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 吸附、填充于其中的反应物可实现纳米尺度内的反应, 因此纳米碳管可视为“纳米试管”. 从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入手, 对纳米碳管管中化学(纳米碳管中空管中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起源、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讨论了纳米碳管中发生的超常吸附、充填、纳米级反应过程, 并对“纳米试管”这种纳米级反应器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奇特物化过程进行了展望, 同时还讨论了对纳米碳管中空管结构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9.
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法表征了血红素蛋白质-甲基纤维素膜修饰电极。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显示,在甲基纤维素(MC)凝胶中,蛋白质保持原始构象;在溶液pH3.0—10.0范围内,蛋白质的构象可逆地变化。原子力显微图像表明蛋白质与MC水凝胶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研究了血红素蛋白质催化还原O2、H2O2和NO的机理。实验表明,还原O2和NO时,血红素蛋白质-MC修饰电极能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几乎不变;而催化H2O2时,催化活性下降较快,表明其反应历程有显的差异。稳定的蛋白质-MC修饰电极能定量测定H2O2和NO2^-。  相似文献   
220.
重点综述了磁性多层膜、颗粒膜、钙钛矿型氧化物及铁磁薄膜隧道结等几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情况,并简述了巨磁电阻的物理机制及磁传感器、随机存储器和高密度读出头等几方面的应用,还涉及到了制备这些巨磁电阻材料的常用方法,并列举了10种不同组分的巨磁电阻材料,还说明了特大磁电阻和巨磁电阻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