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杨草 《今日科技》1997,(8):12-12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生产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胶粘剂、上浆剂等的主要化工原料,也是生产治疗哮喘病药剂及灌肠剂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羧甲基纤维素钢都是用棉花生产制成的,造价较高.现介绍一种以稻草、玉米皮等农作物废料制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新方法,其制作工序如下:  相似文献   
132.
氢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实验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P1为产氢菌株,以稻草粉为产氢底物,进行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产氢.对影响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单因子进行试验,选取对氢产率影响较大的因子:温度、pH、纤维素酶用量等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pH6.5,纤维素酶用量为20FPAU/g稻草粉,摇床转速100r/min,发酵时间42h.在该条件下的最大氢产率为110.6mL/g稻草粉,稻草粉的氢转化率为22%.进行了10L放大发酵产氢试验,最大氢产率为122.3mL/g稻草粉,氢转化率为24.3%.与分步糖化发酵(Separate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SHF)产氢相比,氢产率提高34.4%.研究表明,利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可以提高生物制氢的产量和得率.  相似文献   
133.
稻草还田翻耕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草直接还田是一条合理利用秸秆资源齐地培肥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为制定舍理的秸秆还田量,用于早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减少环境的污染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0%、33%、67%、100%早稻秸秆连续2年覆盖翻耕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稻草翻耕还田后,稻田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同的稻草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度、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33%和67%稻草还田量较0%和100%稻草还田更能改善稻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34.
对富集筛选的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进行了稻草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后能够减少氨态氮素的挥发,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在15d内对稻草的腐解效果明显,外观分散度明显比对照要好,对照的失重率为45.80%,而处理的失重率为57.85%,比对照提高了12.05个百分点。Duncan新复极差法分析表明,失重率在1%水平差异极显著,而还原糖量、纤维素酶活以及pH值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还原糖量、纤维素酶活以及pH值不能作为判断稻草腐解程度的指标。得到了一个稻草腐解效果较好的混合菌群,能够在外界菌群存在的条件下较好腐解稻草。  相似文献   
135.
优良纤维分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0多个国内外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酶活较高的绿色木霉NF4。该菌在以未经特别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碳源的固体发酵条件下,每克纤维素每天产纤维素酶活力可达48个国际单位,其酶促反应的最适酸碱度和温度分别是pH4.8和60℃,而半纤维素酶则分别为pH4.2和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