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6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调查了秦岭、巴山蝴蝶资源,经初步分类鉴定为11科、117属,256种,并观察和摸清了该地区优势种群、珍稀种类和国家保护的或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蝴蝶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测评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为陕西省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而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又是非市场性的,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测评.基于意愿支付假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13个森林公园的年游憩价值合计为14140.4万元,这就为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产业带的生态旅游开发及经济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地层岩土、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提出了防氟改水措施是以在陕北打窖、关中打井为主,其次伴以理化除氟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秦岭造山带是一条由多期次不同构造运动叠加改造形成的复合造山带,其中,南秦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冷水沟辉长岩及碾盘沟辉长闪长岩具有一致的U-Pb谐和年龄(~621 Ma),该年龄代表岩浆冷却结晶年龄。冷水沟辉长岩具有亏损地幔模式年龄(1.1~1.35 Ga),表明其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其较为亏损的Hf-O同位素特征(ε_(Hf)(t)=-3.3~+5.3;δ~(18)Ο=3.48~5.09),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碾盘沟辉长闪长岩具有更为亏损的Hf-O同位素特征(ε_(Hf)(t)=5.8~11.1;δ~(18)Ο=-3.72~-2.58),其负的δ~(18)Ο值是岩浆与低δ~(18)Ο流体发生高温水岩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基性岩石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对比新元古代早期(>735 Ma)南秦岭及扬子北缘广泛发育的岛弧岩浆作用,南秦岭与扬子北缘在新元古代晚期发生了由岛弧环境向弧后伸展环境的转变。其中本文辉长质岩石为南秦岭新元古代最晚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了南秦岭与扬子北缘新元古代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束,标志着南秦岭基底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金矿田,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划分,从区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入手,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内主要金成矿的定年数据,概括总结区域内金的成矿规律。【结果】本研究以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为主线,将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千糜岩型和破碎蚀变岩型。将小秦岭金矿田金矿由西自东分为四个矿带,分布特点为南北成带,东西展布,构造控制,脉型为主。成矿年龄统计显示小秦岭金矿的成矿年代主要集中在237~204 Ma和161~120 Ma两个时间段。【结论】研究表明:(1)区域上的重大构造事件(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内主要的两组EW、NE向断裂共同造就了如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矿体的产出特征,两组断裂叠加部位为接下来找矿预测的重点。(2)将区域内金成矿分为两期,第一期中晚三叠世(印支期)237~204 Ma为金矿床的初步富集,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区内EW向构造体系;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期)161~120 Ma为金矿床的改造再富集,燕山运动叠加改造形成区...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Lu-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秦岭地区中川岩体、柏家庄岩体和教场坝花岗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获得其岩浆侵位年龄分别为220±1, 216±6和222±3 Ma, 表明3个岩体均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3个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均表现为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i和P等, 具有明显的右倾式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3个岩体锆石测年样品的εHf(t)值介于?3.31~+1.68之间, 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51~1456 Ma之间。岩石成因分析表明, 这些印支期花岗岩体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区域岩浆作用, 认为这些岩体形成于南秦岭与华南板块沿勉略缝合带相碰撞的造山动力学背景, 可能与华南板块的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量化评价岩体崩塌灾害危险性,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突变理论进行改进,构建了评价模型。以秦岭田峪为例,通过实地踏勘,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诱发因素3个方面选择崩塌体规模、岩体风化程度、风荷载等14个指标建立岩体崩塌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地16处潜在岩体崩塌隐患点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突变理论与传统HSP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重复度高达87.5%,且改进突变理论能够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赋权的局限性以及评价因子间相关关系不明确的问题;该区域存在7处低度危险点、6处较低危险点、3处中度危险点、无高度危险点,中度隐患点诱发因素均处于较不利状态,应做好区域地震、强风、暴雨等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8.
Mesozoic granitoids are widespread in the Qinling-Dabie-Sulu orogenic belt. Precise U-Pb dating on these granitoids can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 and thu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nature of magma sources. This study presents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for two intrusions at Changba and Huangzhuguan in western Qinling. Zircon U-Pb ages for central and marginal phases of the Huangzhuguang intrusion are 214±1 Ma and 213±3 Ma, respectively. Zircons from the Changba intrusion yield a dominant cluster with an U-Pb age of 213±2 Ma. Collectively, these ages are younger than ages of 220 to 240 Ma for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due to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Block, corresponding to syn-exhumation magmatism. Some inherited zircons occur in the Changba intrusion, yielding a weighted mean of 206Pb/238U ages at 757±14 M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hangba intrusion has the crustal source of mid-Neoproterozoic ages and a tectonic affinity to the South China Block. Geochemically, the two intrusuons are both rich in LILE and LREE but depleted in HFSE and HREE, similar to arc-type igneous rocks. The Huangzhuguang intrusion exhibits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SiO2 and the other major oxides, implying chemical evolution from a cognate magma source. It contains mafic enclaves, suggesting possible mixing of felsic-mafic magmas. The Changba granite is rich in Si and K but poor in Fe and Mg as well as has a high value of Fe*, suggesting strong differentiation of granitic magma. Therefore, the two intrusions were derived from the Late Triassic anatexis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 Block. This process may be coupled with exhumation of the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stage of late collision.  相似文献   
19.
对秦岭地区三期TM影像进行解译,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一套数理统计模型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7年间,秦岭地区以林草地为主,前期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他用地面积有少量的减少.后期的变化较前期来说更明显,耕地急剧减小,林草地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和水域增加,未利用地减少.总体上来说,19...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河南科技》2011,(11):93-93
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我们从网上找的,就这样弄了。——陕西省华县秦岭北麓乱采乱挖现象严重,当地为掩饰,竟将被毁坏后裸露的石壁用油漆粉刷成绿色。面对质疑,当地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