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4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51.
对注Si ̄+的GaAs样品(注入能量180keV、剂量5×l0 ̄(12)~10 ̄(15)cm ̄(-2)采用白光快速退火,测量其χ射线双晶衍射谱并结合背散射,Hall测量结果,分析了注入引起的应变及掺杂机理。根据电学测量结果用迁移率理论计算了补偿比.结果表明:GaAs中Si ̄+注入掺杂,在低剂量注入时,Si的两性是影响激活率的主要原因;高剂量注入时,残留间隙Si原子的存在是导致激活率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2.
概述了280keV离子注入机磁分析器的设计和性能,详细地讨论了调节极面对聚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3.
454.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的Sm-FeM-N磁性合金薄膜,研究少量Co部分取代Fe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探索研究SmFeM-N磁性材料的新途径,实验发现Co^+注入使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加,Sm-FeM-N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是Sm-Fe-N薄膜的1.6倍。经TEM分析,Co^+没有与Sm或Fe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455.
研究Mo离子注入Al2O3表面机械性能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Mo离子的注入,在Al2O3表面产生辐射损伤,使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度及断裂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456.
离子注入绿豆种胚中注入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能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种胚引起诱变育种机理研究的关键之一是注入深度问题,本文通过SEM和SIMS检测到经注入以后绿豆(PhaseolusaureusRoxb)种胚内部铜元素和钛元素浓度随深度的分布,说明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与带电粒子的直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57.
458.
研究Mo离子注入Al_2O_3表面机械性能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Mo离子的注入,在Al_2O_3表面产生辐射损伤,使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度及断裂韧性提高;注入剂量D>1×10 ̄17cm ̄-2时,随着离子注入剂量增加,表层开始非晶化,导致表面残余应力及硬度下降,而断裂韧性仍继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59.
在带有共轴零电位附加电极的空心圆管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过程中,附加电极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心圆管端点内表面、端点表面和外表面的离子注入剂量,进而影响空心圆管表面的结构和性质,对空心圆管的不同部位这种影响是不同的.利用无碰撞两维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有限上升时间的电压脉冲作用下,共轴放置附加零电位的半无限空心圆管端点附近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过程中,附加电极半径变化时,空心圆管端点附近离子注入剂量分布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了附加电极半径改变时,空心圆管内部、外部及端点表面处的离子注入剂量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60.
汪伟明 《科技信息》2007,(20):20-20,14
离子注入法作为一项微生物新型物理诱变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主要介绍这种新型方法的机理与应用方法,并对它的成效及未来前景作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