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8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13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EDF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在许多组织均由表达。它具有强大的营养和保护神经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N-端结构域,改变细胞内钙离子,影响其它因子和胶质细胞而发挥作用等等。它对于神经疾病的治疗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茶叶中特有的多酚类物质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体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在PD中通过抗氧化、铁螯合、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等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综述了茶多酚在PD模型动物和临床研究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对今后茶多酚在抗PD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它虽然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工作.作为一门包含十分广泛的科学,人工智能由诸多不同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从事人工智能开发工作的人必须要博学,要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等.研发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即便人工智能十分“聪明”,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但一直以来,我们依然认为人类具有最强的大脑,它创造出无限可能性,建造摩天大楼,把人送入太空,研究万有引力、宇宙大爆炸……然而,当AlphaGo以五局四胜的战绩战胜了李世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危机感.  相似文献   
54.
神经电生理记录技术是人们研究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分为细胞内记录、细胞外记录、膜片钳记录和脑电图记录等。这些记录方法各有特点,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正>1.1907年11月27日,河北正定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一男婴呱呱坠地。他被取名为张香桐,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促进了我国神经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先进水平。2.到了学龄,父母却无力交学费,张香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14岁时,他终于有机会进小学,日夜苦读,仅用2年就完成小学学业,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56.
<正>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脸部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当你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时,脸始终朝下身体也处于弯腰状态,这样的姿势就是脸部肌肉衰弱的罪魁祸首,并且脸颊、下巴等整个脸部肌肤都会出现皱纹,变得松弛。这就是常说的"手机脸"。此外,受电磁波的辐射影响,皮肤还可能出现发红、瘙痒等过敏症状,由此可见手机对皮肤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不妨来看一下日本JIJICO网站7月9日的一篇文章,学会从日常护理出发,呵护脸部肌肤。  相似文献   
57.
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褥疮及疼痛,分析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参数,设计了多模式电刺激治疗系统。该系统通过触摸屏与主芯片STM32L152RCT6进行通信,控制升压和极性转换电路产生幅值、频率及脉宽均可连续调节的双极性电刺激脉冲,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镇痛的效果。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能稳定工作,且电脉冲幅值与电阻值的变化无关,且能提高受试者的疼痛阈值。能产生临床使用的电刺激疗法的各类参数,有利于临床实验和相关科研的开展。电刺激技术能够缓解人体疼痛,提高疼痛阈值。  相似文献   
58.
采用常规方法剥离制备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用浸有0.5%、1%和1.5%催产素的纱布浸润标本,浸润5min后,测量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阈强度(mv)、收缩幅度(g)以及收缩潜伏期(ms),与放入正常任氏液作比较。经0.5%的催产素浸润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无明显变化,收缩幅度增大,且潜伏期时间缩短;经1%的催产素浸润后,腓肠肌的阈强度减小,收缩幅度增大,潜伏期时间相应缩短;而经1.5%浓度的催产素浸润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收缩幅度以及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较低浓度催产素可以提高骨骼肌收缩的兴奋性,但受药物剂量的限制。超过一定范围,骨骼肌收缩不随催产素浓度变化或随浓度增加骨骼肌的收缩能力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59.
封面说明     
<正>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造成老年痴呆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是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终止或延缓这种疾病的恶化.与正常大脑相比,阿尔茨海默症患病大脑皮质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鉴于神经元的退化和凋亡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中心环节,而脑部的神经炎症是导致神  相似文献   
60.
建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体外活性荧光检测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的NA抑制生物活性.采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反应后溶液荧光强度与产物4-MU浓度在0.1~1.2μg/m L内成良好的线性相关系(Y=39482X-254.05(r=0.9994)),该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反应后溶液在4℃条件下4 h内稳定,双黄连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64.20%.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对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