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57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7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番茄对镉吸收累积的品种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29个番茄品种在盆栽条件下对不同质量分数Cd污染的差异吸收和累积情况.结果表明:(1)29个番茄品种可食部位Cd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1),1.2和2.0 mg·kg-1Cd处理下,番茄果实的Cd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37~0.134和0.079~0.170 mg·kg-1,其中2.0 mg·kg-1Cd条件下番茄果实Cd质量分数全部超标.(2)不同质量分数Cd处理对29种番茄品种果实、地上部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3)根据可食部位Cd质量分数、Cd转运系数、番茄植株生物量指标评价表明台湾黄圣女、黄金一点红、台湾珍珠、新402、元明黄娇子、台湾红圣女等6个品种可作为番茄的Cd-PSCs.  相似文献   
52.
文章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农业土壤中的总砷和总汞,对现行国家标准(GB/T 22105.1—2008、GB/T 22105.2—2008、HJ/T 680—2013等)进行了改进。研究主要对其消解前处理方式、校准曲线、载流以及仪器测定条件等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在相对偏差、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较现有国家标准更好,结果更准确,人工、经济成本更低,完全可用于农业土壤中总砷、总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54.
以氟硼二吡咯作为荧光基团、以肼基作为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可用于物质的量高灵敏地检测水溶液中汞离子的荧光探针(MS).该探针在水溶液中5 min内基本可以完成对汞离子的检测,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溶液紫外吸收明显红移,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即使体系中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在0.1μmol/L时,溶液荧光强度也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探针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另外选择性实验表明该探针在相同条件下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没有明显响应,说明该探针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5.
严业华 《海峡科学》2011,(7):34-35,37
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测汞时开机预热时间稳定性试验,试样配好后放置多久再测定,通过试验找出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56.
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测试的孔径分布,实现对页岩样品从微孔到宏孔的精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颗粒边缘溶蚀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受到后期压实作用的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微观非均质性.纳米孔隙类型复杂、形态多样,主要为开放透气性孔,但存在细颈状墨水瓶孔及少量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等影响页岩气的渗流;孔径分布具有“双峰”特点,纳米孔主要孔径为2~10 nm、30~90 nm,即直径<100 nm的孔隙提供了大部分总孔体积,为页岩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孔隙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直径≤50 nm微孔、中孔的发育与有机质有关,有机碳含量与微孔、中孔的孔体积呈正相关性;直径>50 nm宏孔的发育与黏土矿物含量有关,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宏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57.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镉离子在刺参组织蓄积及在排放过程中投喂普通饲料和在普通饲料中加入多糖对组织CAT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AT的活性显示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按CAT活性大小顺序为:内脏团>纵肌>体壁.(2)刺参组织酶活性随重镉离子染毒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排放阶段,染毒刺参投喂饲料后其组织酶活性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表明CAT酶对刺参各组织早期污染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染毒后的刺参在清洁海水中排放期间,饲料中加入海藻多糖可明显促进刺参各组织重金属的排放,使得刺参各组织CAT酶活性较投喂普通饲料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9.
受污染沉积物汞的释放已成为湖泊水体汞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通过沉积物原状柱的室内培育实验,对微生物、氧化还原电位对沉积物汞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都是沉积物汞释放的重要因素,厌氧条件初期以及微生物的活动都能促进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60.
上海市区地表灰尘对降雨径流中汞砷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区地表灰尘和降雨径流中汞砷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环境效应.研究地表灰尘中汞砷粒径效应.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采样点中,汞砷高值都集中在小于125μm范围内,基本显示出粒径效应.对屋面和交通干道降雨径流中的汞砷含量进行分析,除交通干道径流的汞之外,屋面径流和交通干道径流汞砷浓度都随着降雨历时有衰减的趋势,并且地表灰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