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大小反映绝缘介质的绝缘状况.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测量对保证其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模拟不同的外界污染环境,并在每种污染环境下,选择不同的实验电压,采用正、反两种接线方法对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上节电容器的tanδ值进行实测.结果发现:正接线时,tanδ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降低;反接线时,tanδ随着实验电压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tanδ现场测量精度的测量方法和在现场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82.
随着移动触摸时代的到来,网站的HTML、CSS和Java Script构建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5与触摸界面的功能开发,不仅提升了网站的速度,而且还创造出惊人的用户体验.现如今的网页设计,在注重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更关注使用者的视觉感受、浏览期待以及交互心理等的个性化互动设计.  相似文献   
283.
基于51单片机提出了一套触摸彩色显示屏的控制驱动方案,实现了一体化的人机交互.硬件上采用I/O扩展方式,以8位I/O实现16位并行数据传输,节省I/O口.软件上采用局部分区域操作,只对需要更新显示信息的区域所对应的内部RAM进行数据操作,而对于其它区域不进行任何操作,以此节约处理时间,进一步提高数据更新速率,有效解决屏幕刷新速度慢以及数据更新时屏幕闪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4.
PLC和触摸屏在电子装配生产线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凯 《科技资讯》2008,(31):22-22
本文介绍了在电子装配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中,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触摸屏作为监控系统的应用,简要分析了监控系统中触摸屏组态画面的设计和PLC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285.
本文介绍了智能煎药包装机的原理,软硬件的设计和功能介绍。硬件采用恩智浦LPC1788控制器,uC/OS-II系统实现多任务自由切换,保证了事件处理的高实时性。UC/GUI为7寸触摸屏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一键式设置后无需人员留守看护,从煎药到包装智能完成,完成后进入待机状态,待系统重新上电或是触摸触发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86.
Ayumu是只思维敏捷的猩猩。将数字1-9显示在电脑的触摸屏上后,它能将这些数字按照顺序排列出来,甚至当2-8在白色的方格中消失零点几秒后依然能做出来。人类在观看它表演的视频后开始抱怨,因为通过尝试后发现,他们自己的速度赶不  相似文献   
287.
宋颖颖  胡雯  黄薇 《科技信息》2009,(23):66-66,72
本文介绍了综合卖场引入触摸屏后产生的新型运营模式,系统分析了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从实证角度诠释了该理论现实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8.
练成雄 《广东科技》2008,(8):137-138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I)的电容量及介损测量是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常用测量方法。本文就这两个数值的测量注意事项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89.
杜凯如 《世界博览》2011,(23):58-59
将体感感应器与一个微型投影仪结合起来,就可以将任何平面变为电脑界面,任你点击。  相似文献   
290.
杨碧玉 《科技资讯》2012,(20):32-35
本文应用PLC、视觉系统与机器人对某生产线进行了全自动化设计,使生产线的操作灵活简便,位置定位更加精准,生产线运行可靠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