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9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21.
对环状(CH)n分子不可约表示的基的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春宏  高磊 《松辽学刊》2004,25(4):24-25,31
利用体系的对称性,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出对环状(CH)n分子的不可约表示的基,大大地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2.
《世界科学》2004,(3):F003-F003
晶莹的水环 问:有一次,我在温哥华水族馆观看白鲸表演时,看见其中一条鲸在水中吐着环状气泡,这些环状气泡似乎没有受到明显的浮力的作用,甚至能够随水流沉入池底。有些鲸还能够水平地吐出一个个环状气泡,然后将它吸入口中。是否有人对这些有趣的环状气泡做过研  相似文献   
123.
一个典型环状分带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上越 《科学通报》1989,34(1):47-47
一、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地质 四川盐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川滇SN向构造带中段的西缘,侵入在太古代康定杂岩与前震旦系盐边群不整合面上。围岩为混合岩和区域变质岩。岩体呈NW向展布,形态为不规则椭圆,南北长9km,东西宽7.5km,面积约60km~2,岩体自中心向周围形成明显的同  相似文献   
124.
<正> 麦芽糊精又称糜散粉或水溶性淀粉,是变性淀粉的一种。它是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进行低程度转化而形成的一类纯碳水化合物,其DE值(即葡萄糖值)低于20。DE值是表示淀粉水解程度的指标之一,是淀粉水解产物中所含的总还原糖全部折算成葡萄糖后所占水解产物中总干物质的百分率。水解程度越高,DE值越大,纯淀粉的DE值为零,纯葡萄糖的DE值为100。麦芽糊精具有无色、无臭、溶解性能好,水溶液流动性能高,粘度适中,吸湿性低,保水性能优良,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强,成膜  相似文献   
125.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胺基化,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环状柠檬酸(α,β-环状柠檬醛)。在胺基化反应中,采用甲胺替代苯胺或乙胺,是合成环状柠檬醛反应的一次改进,通过这一改进,使反应产率有所提高,总收率大于65%,提供一条比较适宜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26.
艾滋病病毒的一个富含精氨酸的Tat多肽具有穿膜转导蛋白功能并能介导多种外源性物质进入细胞甚至细胞核.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at多肽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机制.将FITC标记的Tat分别和Alexa Fluor 546-标记的转铁蛋白(笼形蛋白介导的受体内吞方式入胞)、Alexa Fluor 594-标记的霍乱毒素B(脂筏介导的巨胞饮内化方式入胞)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孵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观察到在BMSCs中穿膜肽Tat和霍乱毒素B呈点状叠加而与转铁蛋白几乎无叠加,同时在细胞核部位观察到有绿色荧光的Tat,初步表明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而非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另外,低温(4℃),破坏ATP、β-环式糊精和诺考达唑内吞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观察到BMSCs内吞Tat的量降低,也间接验证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  相似文献   
127.
Effect of doses of the X-ray radiation from 0 to 400 Gy upon granular cornstarch and dextrins (British gums, BG) thermally generated from it at 230--300℃ was recognized with quantitative EPR and 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in the depolymerization produc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ometry. Fractal analysis of the profiles of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depolymerization involved debranching of amylopectin. Roasting of cornstarch produced BG which differed in concentration and EPR parameters of stable free radicals from BG generated by X-ray radiation. Two types of stable free radicals, with Gaussian and Lorentzian shapes of EPR signals, were recognized. The shapes of the signals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n free radical intensity indicated exchanging interactions of the antiferromagnetic type, causing partial quenching of the spins at-196℃(77K). Upon X-ray irradiation, new radicals were generated, the number and stability of which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types of radicals present before irradiation. These radicals slowly ceased because of a repolymerization of BG on storage.  相似文献   
128.
东海冷涡上升流的环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年7月东海北部海域水文及化学综合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在横穿东海冷涡的31°N断面上,冷涡所对应的Po4营养盐高值区位于冷涡中心的两侧。据此推测冷涡上升流呈环状结构,即强上升流区不是位于东海冷涡的地理中心而是位于离中心一定距离处。1998年8月同一断面海洋水文及化学调查资料的分析再次证实了这一现象。基于上述观测事实,建立了海洋涡旋动力学模型。所求出的解析关系表明:海洋冷涡上升流速度的最大值位于离中心一定距离处。利用实际观测的海洋温度资料诊断计算的上升流分布与实测营养盐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厚壁钢桶约束的含预制孔洞模型的轴向加载试验,研究在有围压高轴向应力条件下,洞壁围岩的环状破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环状破裂是从洞壁剪切破坏带相互交割处开始,向远离洞壁方向开展的以拉为主的破裂,其在洞壁附近近似平行于洞壁临空面.对于近距离双洞隧道,由于两洞间应力场叠加强烈,在高轴向应力下,环状破裂将环绕两洞,呈椭圆形发展;当两洞距离较远,两洞间应力场叠加较弱时,环状破裂带将分别围绕单洞扩展.环状破裂的形成及破裂带间距与洞壁曲率、隧道断面尺寸和岩石材料非均匀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0.
用激光衍射技术测量了水平管内空气-水环状流携带液滴的粒径几何分布特征,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体积平均直径,体积分数、折算表面积等描述粒径几何特性的参数;用双参数模型描述了液滴粒径的分布,研究了折算气速、液相折算雷诺数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利用双平行电导探针测量了气液界面波,根据界面结构分析了环状流中液滴携带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