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1.
常规注水容易形成杂质颗粒沉淀 ,堵塞孔隙。自激波动注水可为水井增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它借助井下振源把连续水流变成波动水流 ,从而消除地层孔隙中的贾敏及桥堵效应 ,并使孔道壁面的堵塞颗粒松动脱落 ,达到降低注水压力、延长注水周期的目的。根据Biot理论 ,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多孔介质流动中波动能量随传播距离的衰减特性及耦合渗流问题 ,建立了带有损耗项及用固、液相质点位移表示的振动方程式。对已建立的振动方程组进行了差分分解 ,为实现编程计算波动能量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12.
选用埕东油田岩心 ,在温度为 60℃、pH值为 10 .2 0的准注入水中浸泡 72d。用ICP分析方法分别测量浸泡不同时间时岩心在水中溶解的Si4 和Al3 的质量浓度 ,再用Malvern粒径分析方法测得浸泡 72d后岩心颗粒的分散程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岩心溶解下来的物质量相对于可分散、运移的物质量是很少的 ,由此说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形成二次孔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13.
石油工程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微观驱替机理。对活塞型驱替机理、海恩斯跳跃、爬行机理、卡断机理、小孔包围大孔机理、指进机理和绕流、粘附现象、部分膜流动机理、汇聚现象等驱替机理分别进行了综述和探讨。这些驱替现象能否发生、发生的相对重要性依赖于外部条件(如注入速度、注入压力)、孔隙介质的微观几何形状及结构形态、流体性质、储层特性以及两流体之间的界面张力等。结合薄片岩心动态驱替模型实验结果及相关文献,简要指出了各种驱替机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14.
注水开采原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采油方式,它对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向地层推进,在储层内会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从而导致储层中流体渗流阻力增加和渗透率下降,造成地层污染。通常,人们通过试井手段来进行储层污染评价,但仅限于井筒周围附近地带,试井得到的地层参数反映的也只是近井地带的性质。对于深部储层特性,特别是储层深部污染的诊断却没有深入的研究。从典型的实例出发,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在试井曲线上的反映,并定性分析了储层深部污染的原因,得出了用试井手段评价注水过程中对储层深部伤害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切实有效,能有效指导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15.
套管损坏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棘手难题,对套管受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保证套管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考虑开发过程中储层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围岩组合体系 的数学力学模型,根据单因素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套管的径向挤压力随注水压力、套管参数、地层参数和地应 力的变化规律:套管的径向挤压力随注水压力、套管壁厚、地层泊松比、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套管弹性模量、 直径、地层渗透系数、地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将为油田套管保护和预防套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16.
MIMO技术可有效地抵抗矿井巷道中多径衰落现象,但矿井巷道的无线通信设备发射总功率因防爆要求而受到限制。分析了现有的发射功率分配算法,给出一种适用于矿井巷道的总功率受限的发射功率分配算法,能达到最小总平均功率和单根发射天线峰值功率受限条件下的最优功率分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目标误码率条件下新算法计算量小,且在单天线功率限制下能减少了系统的总发射功率,提高发射功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17.
百49油藏属典型的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地层倾角较大,开发难度大,含水上升快,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生产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油藏先后经历了压裂、酸化、补孔以及注水等措施,在高含水期实施了大修扶躺、封堵换层、周期注水等措施。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油田增产、稳产发挥了较大作用。实现了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增储上产,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增加了可采储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低渗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18.
悬浮颗粒含量和粒径是砂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评价固相颗粒含量和粒径大小对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影响对于确定合理注入水水质指标十分重要。利用正交试验原理,通过系列实验,系统评价了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岩芯渗透率及注入孔隙体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储层渗透性能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技术,通过回归方程获得了储层孔喉与“无伤害”颗粒粒径之间的规律关系,取得了有益的结论,对于油田制定合理的水质控制指标、预测吸水能力变化和制定增注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19.
卫95块原始储层的层间、平面矛盾导致了注水开发中后期二、三类储层动用状况差,平面波及体积小,调剖、酸化等改善吸水剖面的措施效果逐年变差,目前吸水厚度仅占射孔厚度的41. 7%,层间矛盾加剧。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调剖、解堵转向注水工艺,实现了层间、层内、平面的注水方向、强度转向.实施调剖了39井次,酸化24井次的效果为:吸水厚度增加12%,水驱控制程度提高7%,水驱动用程度提高7. 5%,平均注水压力下降1. 5MPa,日注水能力上升。见效增油8 500 t,自然递减减缓1%,采收率提高1%。  相似文献   
620.
为了获得覆岩离层充填后地表沉陷与覆岩破坏的效果,采用点、线结合的办法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监测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规律,在井下采用仰孔分段注水法及前端泄露式多回路注(放)水系统对东滩煤矿14 308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条件下采动导水裂隙带的破坏特征进行了连续探测.结果表明:离层注浆条件下地表的减沉率达到了38.5%,离层注浆时的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值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高度值.综合评价效果为类似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