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水热-热分解法制备棒状和多面体状四氧化三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Co(CH3COO)2.4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为表面活性剂,在水-正丁醇溶剂体系中及水热条件下制备草酸钴前驱体;采用不同的热分解方法对草酸钴前驱体进行处理制备纯物相的棒状和多面体状四氧化三钴;并用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草酸钴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草酸钴前驱体采用不同的热分解方法得到的四氧化三钴的形貌不同,将前驱体于400℃煅烧3 h得到直径约为0.1μm,长度可达1μm的纯物相棒状四氧化三钴;而采用二段热分解方法即将前驱体于350℃煅烧1 h,然后于750℃煅烧2 h时,得到多面体状四氧化三钴。  相似文献   
132.
利用高解析热重分析仪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用以测定固体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以EVA的第1阶段热裂解为例,说明测定表现活化能,频率因子以及确定最合适反应机理函数的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热失重法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33.
α,β-不饱和酸铜(Ⅱ)与脲三元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丙烯酸钠与脲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脲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谱,热谱和磁化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NH2)2CO)2(A-CH2=CHCOO^-,CH2=C(CH3)COO^-),提出了热分解机理,测定了Cu2(CH2=CHCOO)4((NH202CO)2的晶体结构2。  相似文献   
134.
提出了用前馈神经网络求解热分解过程的新方法.针对传统的BP算法的缺陷,把无约束优化中的变尺度应用于网络的训练学习,改进了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步长的新的变尺度算法.通过它对热分解过程的预测分析,其结果非常逼近实验结果并优于传统的理论计算结果;同时,新的变尺度算法提高了网络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35.
用喷雾热分解技术制备中空球形CaTiO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喷雾热分解法制备的CaTiO3粉末,产品纯度高,表面积大,呈中空球形,具有一定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6.
以Ni(NO3)2.6H2O为参照物,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Ni(NO3)2/Al2O3的热分解过程发现,无论是在空气气氛还是氮气气氛中,纯Ni(NO3)2.6H2O的分解均是分五步进行的,其中前四步为脱水,后一步是Ni(NO3)2分解为Ni2O3.当Ni(NO3)2负载于Al2O3表面后,其分解情况随载Ni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纯Ni(NO3)2.6H2O相比,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利用粉状白钨酸的反应活性,在室温下制备了W:O_2~(2-)为4:8、2:3和3:3等3个新的不同组成的过氧聚钨酸铵:(NH_3)_4W_4O_6(O_2)_8·5H_2O、(NH_4)_2W_2O_4(O_2)_3·3H_2O和(NH_4)_2W_3O_7(O_2)_3·6H_2O,并用IR、UV和XRD对过氧化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分解最终产物WO_3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8.
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高分辨裂解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高分辨裂解色谱-质谱法(HRPyGC—MS)研究了聚醚型聚氨酯/聚(苯乙烯-共-二乙烯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co—DVB)—IPN]热分解过程的特征、裂解产物的组成和分布;IPN与其组分聚合物的裂解谱图比较表明,PU/P(St—co—DVB)是一种两网络间不存在化学结合的典型的互穿聚合物网络。由热失重曲线发现IPN材料有两个热分解阶段;从裂解产物的温度依赖性和分步裂解色谱分析并结合动态热重法结果讨论了其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39.
测定了N,N,N‘-N’-四正丁基辛二酰胺与硝酸铀酰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的TG-DTGM-曲线;并用差热-色谱在线联用技术对该配合物分别在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对各具体分解步骤逸出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热分解数据,获得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对Cr2(Inic)3Cl3(H2O)3.5H2O配合物进行了热分解脱水反应非等温动力学研究,运用Achar法与Coats-Redfern法,推断该热分解脱水反应力三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0.5(1-α)^3,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为1nA=0.3027E-1.2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