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mpyx, Degamella, Borogothus, Geragnostus, Dividuagnostus等;笔石主要包括Tetragraptus和Paratemnograptus等;腕足动物则主要有Tritoechia和Lingulella等.这是一个以三叶虫占优势、处于较深水斜坡相的特殊埋藏动物群,其中三叶虫兼具有寒武纪Ibex动物群和奥陶纪Whiterock动物群的过渡特征.该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将为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辐射提供重要化石证据,也为扬子西北缘斜坡相生物多样性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52.
这是汉普夏学院里一个普通的春日,唯一特别的是这只发出警告的松鼠是电动的,并不吃松果。这只以卡通片中的角色"洛基"命名的机器松鼠正在努力融入汉普夏学院中的真松鼠的行列,而它是由几米之外的研究人员用手提电脑和望远镜控制的。  相似文献   
53.
西藏冈底斯西部噶尔县狮泉河一带的昂杰组和下拉组属冈底斯地层分区申扎小区, 在昂杰组中发现了牙形刺, 依据牙形刺可以确定,昂杰组的地质时代是早二叠世晚期到中二叠世。 下拉组的地质时代可能为中二叠世, 是否存在晚二叠世的海相地层, 尚需进一步研究, 但下拉组下部可能与昂杰组的上部有些重叠。 重要的是在昂杰组发现了典型的冈瓦纳大陆边缘的冷水相牙形刺分子Vjalovognathus sp. nov. X, 这是我国二叠纪冈瓦纳冷水相牙形刺动物群的首次正式报道和描述。  相似文献   
54.
在我国辽西地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白垩纪翼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猎手鬼龙"的化石进一步证实了我国辽西地区产出的翼龙组合与巴西东北部产出的翼龙动物群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演化关系呢?  相似文献   
55.
盐井沟古生物化石遗址发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在重庆市、万州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古生物化石得到了有效保护。文章通过对盐井沟古生物化石遗址的历史、成因、时代、特征等研究,揭示几十万年前盐井沟地区动物的生存状态。从地质背景上看,盐井沟地区保存了早更新世晚期至现代较为完整的生物演化序列,有望建立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的标尺。  相似文献   
56.
报道了在山西襄汾赵店采砂场,黄土下部砂层中发现了哺乳动物群化石,并对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和古环境进行了分析.在赵店的动物群化石中除最后鬣狗和虎外,基本上与丁村动物群相同,出土层位也与丁村组相似.从化石出土层位上覆黄土古土壤序列分析,化石层与S1古土壤发育时代相当,其时代上限为距今7.5万年,当属末次间冰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57.
朱幼安  朱敏 《自然杂志》2014,36(6):397-403
云南曲靖4.23亿年前的潇湘动物群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完好保存了大量志留纪有颌脊椎动物化石。2014年6月,中国科学家报道了潇湘动物群中的新成员,一种被命名为钝齿宏颌鱼(Megamastax amblyodus)的硬骨鱼,这是目前为止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现有证据显示钝齿宏颌鱼属原始肉鳍鱼类,体长可达1.2 m,其牙齿适应捕食带硬壳的猎物,可能在食物链中占据较高的位置。这是潇湘动物群继梦幻鬼鱼和初始全颌鱼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该发现挑战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动物的传统看法,同时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已有的古大气/古海洋氧气含量变化理论模型,以及其与脊椎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薛祥煦  周卫建  周杰 《科学通报》1999,44(22):2444-2448
在陕西关中西安与咸阳地区间的河流阶地沉积剖面中采集到一批古菱齿象-披毛犀化石,在研究化石标本的基础上,作了^14C年代测定及孢粉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区末次冰期极盛期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大约在距今20ka时,气候温凉偏湿,适于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稍后气候明显变干,变冷,许多动物难于适应而大量死亡。事实说明,末次冰期极盛期似乎存在气候环境的冷干、凉湿颤动。其间的凉湿阶段似反映了北半  相似文献   
59.
东昆仑铁石达斯群发现放射虫动物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出起点于东昆仑祁漫塔格的铁石达斯群通常认为是加里东褶皱基底,并被划归中-上奥陶统,或上奥陶统,或者笼统地划旭下古生界,放射虫动物群发现于鸭子泉达坂一带的铁石达群中,包括Astroentactinia?mirousi Gourmelon,As.cf.biaciculaa nazarov,Archocyrtium cf;diductum Deflandre,Ar.aff.diductum Deflan  相似文献   
60.
<正>2014年6月,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等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天山哈密翼龙",这被认为是翼龙20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那么,这种已经消逝的远古空中霸主,又显露出什么样的姿容?翼龙是一种神秘的,能够飞行的爬行动物,它飞向天空的时间比鸟类还要早约7000万年。不过,在最早飞向蓝天的3类脊椎动物(翼龙、鸟和蝙蝠)中,它也是惟一绝灭了的类群。早在1784年,意大利博物学家就描述了第一件来自德国的翼龙化石。20世纪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