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41.
利用无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成形技术,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溶菌酶缓释纤维,并对其体外溶菌酶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适合的成形工艺参数;选择有代表性的聚乳酸(PLA)作为主体缓释材料,溶菌酶作为溶菌酶实验对象,建立了上述溶菌酶制剂体系的体外缓释模型和分析方法;结合缓释材料的降解情况对溶菌酶缓释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2.
43.
溶菌酶内水的恒温非平衡冻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极震 《科学通报》1989,34(2):138-138
自60年代起,多种研究表明,每种生物大分子内都有一恒定量的不冻水。例如,多种方法测定溶菌酶的不冻水量R_(nf)为0.33±0.03g(水)/g(蛋白)。通常认为这部分水以氢键结合于大分子,维系着其结构和生物功能。故R_(nf)广泛用作刻画大分子同水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参量,并依此提出有关大分子水合的较系统的假说和分子模型。近来我们对多种生物大  相似文献   
44.
离子交换色谱流动相组成对溶菌酶复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了复性缓冲液组成对还原变性溶茵酶复性的影响。方法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还原变性溶菌酶进行复性。结果低离子强度的Tris缓冲液比高离子强度的PBS缓冲液能明显提高复性收率;当复性缓冲液中不合其他种类的盐时,脲浓度为2.0mol/L时复性产率最高;当脲浓度低时,复性缓冲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铵的复性效果均不如不合这些盐的复性效果;当脲浓度高时,硫酸铵能很好地提高溶菌酶的复性回收率。结论认为Hofmeister效应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水的六环结构及其对溶菌酶热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研究了水的六环结构及其生物功能,研究表明,水经低温超声定频谱振后,大多数呈六环和六笼形水分子簇存在,这种水在生物蛋白、核酸、细胞及组织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经DSC法实验证明,用六环水水合溶菌酶时,提高了其热抗变性能力。  相似文献   
46.
在0.36mol/LNH4Cl-0.04mo1/LNH3H2O(pH8.31)支持电解质中,溶菌酶(LE)产生一个极谱催化氢波,峰电位为-1.80V(vs.SCE).该极谱催化氢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LE浓度在1.2×10-8~5.6×10-8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用于鸡蛋清中LE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7.
溶菌酶催化机理以及α-乳清蛋白和溶菌酶同源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含3个突变点的α-乳清蛋白突变体(H32L,T33E,Y103A),并将其克隆到具有T7启动子的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获得高效表达,存在于包涵体中的目标蛋白经变复性并通过DEAE Sepharose Streamline和Sephacryl S200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合成底物p-Nitrophenyl-β-D-N′,N″,N′″-Triacetyl-chitotriose [pNP-(NAcGlc)3]与突变体蛋白的反应时间曲线证明突变体蛋白了部分溶菌酶生物活性,为重组难蛋清溶菌酶(HEWL)的5.26%,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突变体蛋白与五糖底物chitopentaose的平均热结合能为71.34kJ/mol,重组HEWL为105.47kJ/mol,实验表明,通过有限元的几个突变就可以使α-乳清蛋白获得溶菌酶的活性,这在分子水平上有力地佐证了两者的高度同源性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8.
孔径和比表面积调控对SBA-15上溶菌酶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SBA-15对溶菌酶的吸附行为,并分析了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对吸附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受控于材料的比表面积,关系式为q=0.602 53SBET-130.58;用3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溶菌酶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发现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用外部扩散...  相似文献   
49.
用硝基苯预处理前后的溶菌酶水溶液激光喇曼散射光谱,经过二阶导数处理,证明在反映蛋白质分子主链构象的酰胺Ⅱ与酰胺Ⅰ区域内,各种特征训线在硝基苯预处理前后位置基本未变,不影响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50.
溶菌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菌酶(lysozyme,Ly)和顺铂(cisplatin,Cis)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抑制机制,并分析Ly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用MTT比色法和RT-PCR 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CNA、bcl-2的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测定Ly对LO2细胞生长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果: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最低36%,最高82%,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在同样浓度下对LO2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PCNA、bcl-2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y协同Cis作用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最高凋亡率为32.5%.结论:溶菌酶 (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协同Cis降低PCNA和bcl-2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