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8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4篇 |
丛书文集 | 68篇 |
教育与普及 | 9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50篇 |
综合类 | 21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吴晓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1):1-6
给出了船体上开展湍流通量和光学湍流测量的几种方法,即用惯性耗散法估算湍流通量,用超声风速计测量光学湍流强度,用常规气象参数估算湍流强度.并给出了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2.
最优传热结构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通过一个平板散热器的设计,分析了基于热传递势容耗散(或散热弱度)的传热结构设计优化模型的近似程度,提出了一个基于几何平均温度的散热性能描述指标,并以此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个新的传热结构设计优化模型。通过与传统的基于热传递势容耗散最小为目标的设计模型获得的设计以及真实最优设计(最大温度最小对应的设计)的比较,说明了几何平均温度是描述散热性能的良好指标,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获得散热结构的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953.
雨滴形成和人工影响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耗散结构观点,建立雨滴形成的数学模型。由稳定性分析得出暴雨和冰雹的判据,又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模型,从稳定性分析,阐明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雹的机理。 相似文献
954.
计算网格与湍流模型对柴油喷雾多维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柴油喷雾数值模拟的影响因素,用CFD多维数值分析软件研究了柴油喷雾的油束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网格的划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油束的几何形状.建立计算网格时,要注意网格均匀一致,避免网格密度突变;特殊几何形状壁面附近局部贴体坐标网格的范围不宜太大,否则会引起计算结果的畸变.对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试验发现,RNG κ-ε湍流模型计算精度高、成本低,适合于柴油机缸内喷雾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55.
以FLUENT程序为研究平台,分别采用标准k-ε、RNG k-ε、Realizable k-ε、SST k-ω以及S-A五种湍流模型,对航空发动机混合排气系统中常用的波瓣混合器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实验测量数据对比可知,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波瓣混合器复杂流场中流向涡、正交涡形状以及涡量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在各种湍流模型中,Realizable k-ε在流向涡以及正交涡涡量大小的描述方面较其他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对台风过程的风速及风向、阵风因子、湍流度和风速谱等参数的分析,研究了台风“启德”登陆时的近地风场特性.结果表明:台风“启德”的最大瞬时风速达到20 m/s,10 min最大平均风速为16m/s,台风登陆前,风速及风向脉动变化很大;台风登陆后,湍流度及阵风因子明显减小;风速变大,湍流度和阵风因子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7.
水位升降对露天矿坑边坡岩石强度产生明显的弱化,因此,干湿循环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基于不可逆热力学损伤理论,分析外力总功、弹性能以及能量耗散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表明:外部载荷对岩石所做总功,一部分转化为岩石弹性变形能,还有一部分以能量耗散的形式导致岩石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通过岩石室内试验,研究花岗岩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建立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不同循环次数下花岗岩损伤演化方程。室内试验分析和理论研究表明,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建立的不同干湿循环效应下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岩石的损伤演化。 相似文献
958.
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中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模型的特点,结合笔在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中的计算经验,分析各自模型的差异,特别是针对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湍流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全沙泥沙输移数学模型SFST—2D.并将该模型分别应用于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泥沙计算、波迪一。科西工程水库内淤积及下游冲刷等工程实例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59.
研究了湍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和编织型中空纤维膜的强化分离作用,比较了湍流入料与直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性能影响的差别,进行了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湍流入料能显著提高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回收率增大2倍,能耗低20%以上;湍流入料可增大编织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流量10%左右,能耗降低5%左右,膜组件长度越短,效果越明显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优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能耗低20%以上,渗透回收率高1~1.5倍.图6,参8. 相似文献
960.
超声速飞行底部排气弹三维湍流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离散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超声速飞行的圆柱体外部流场.其中两种湍流模式,即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分别应用于该问题的求解.文中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结果,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高速运动体复杂的外部流场.利用上述模型对超声速飞行的底部排气弹三维流场进行数值研究,计算结果揭示了流场的物理现象和基本规律,以期对底部排气弹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